如何洗溫泉 www3.tvboxnow.com9 @3 j. h+ c, O
首先,下湯之前,請先閱讀並遵守各溫泉管理單位的規定,如不著衣物、不在水中擦拭身體、不可使用肥皂等,會這樣規定,主要是為防範破壞溫泉水質。接著,請先淋浴,將身體洗淨後才可進入池中浸泡,這是禮貌、也是公德。進入溫泉池中,除了不要搓洗身體外,也不要在池中運動或踢打,正確的作法,是靜靜躺在溫泉池中,享受溫泉滲入身上的感覺。
( p8 L% v( j# B" X6 a3 @+ j. z公仔箱論壇為使溫泉浴能充分發揮療效,可在浸泡5-15分鐘後,起身稍作休息,然後再次入浴浸泡,效果更佳。有個說法是這樣的:一、二次是洗澡,三、四次叫享受,五、六次可養生。另有個泡溫泉的公式:每天二、三回,每回三、五次,每次三、五分(分鐘),這些都是參考值,但重點皆在提醒大家:切不可以為泡得越久、或洗越多次就會越有效,這絕非正確觀念。
5 d# N3 P1 D/ J$ {! `- @( j6 R誰別洗溫泉?
& e# A% G7 h4 p) {3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泡溫泉基本上是件有益健康、值得推廣的全民運動,但就像任何運動一樣,並非人人適合、時時可行,如果您是屬於下列狀況,建議您暫時別趕這股溫泉熱。
& E3 f9 @ _) z& h& Y- z+ r- ?) o5 p公仔箱論壇●患有嚴重之動脈硬化、高血壓或心臟血管方面之疾病者(輕微者亦切勿貿然入池)。& _$ ?; W: g) q1 a- i- K3 L1 M
●皮膚有傷口或對溫泉過敏者。tvb now,tvbnow,bttvb; ?# z* `4 H( L5 i; Z0 {) m
●癌症、白血病患者及各種急性疾病患者。www3.tvboxnow.com3 [ |1 o9 Z2 X" F, s2 s" h
●有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重患者。& R$ o9 c+ _1 r. o% w- g: p
●女性生理期間、懷孕初期與末期也不宜浸泡溫泉。
! t. d" p: R! D% S: L ~7 e●過於疲勞、飲酒過量、空腹或過飽時皆不宜浸泡溫泉。
1 K. P9 R: N( x4 N% m- u4 E& m 此外,患有眼疾的人,如過敏性結膜炎、乾眼症、慢性結膜炎、眼睛敏感且淚液分泌不足者,或是眼皮閉鎖不全的患者,泡完溫泉後不宜直接進入烤箱中蒸烤,以免造成眼睛因淚液蒸發,失去排除髒物的功能,導致發炎或角膜破損的現象。 改善方法是:泡完溫泉後,先以清水洗淨臉部及身體,進入烤箱後用乾淨的毛巾覆蓋雙眼,以避免身上的礦物質隨著汗液進入眼睛。
% N' G6 }& w$ ~$ T* pwww3.tvboxnow.com溫泉八戒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 p* ~9 i/ }' }5 s5 x
1. 首先請注意:不是每一種溫泉都適合浸泡,過燙、過酸的泉不要泡,溫度以30-45度C較恰當。
" t# i* T' k( B$ \& M; p5 Rtvb now,tvbnow,bttvb2. 溫泉浸泡時間視個人需要及泉溫而定,但一般而言,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且每日應以三回為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x; C- a5 P. [ F( X2 `
3. 千萬別以為浸泡越久、效果愈好,尤其當泉水越熱時,浸泡過久,肌膚的水分及油脂流失過速,皮膚非但沒有潤滑,反而會因乾燥而發癢,尤其是乾性皮膚。另浸泡過久也會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引起所謂的「惡湯」。www3.tvboxnow.com, ~( Z3 J2 r6 H6 N2 _- B8 ?
4. 盡量避免飯前或飯後立即浸泡溫泉,飯後應該至少間隔60分鐘較恰當。) [' c# D3 l( J/ _/ V: |0 h
5. 長途跋涉後不宜馬上洗溫泉,最好先稍做休息,等體力恢復後再入溫泉池內浸泡。
5 d/ S2 x2 D& \( U" \8 I- Ftvb now,tvbnow,bttvb6. 容易失眠者以微溫的溫泉為宜,最好能稍微躺著浸泡,若感到頭痛、噁心、心悸時則不宜再浸泡。有特定疾病、或有特殊生理狀況者,應自行注意泡溫泉時的安全。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j5 X1 m: d) C1 f0 p
7. 通常自溫泉池起來後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皮膚過敏的人或泉質濃度過高時,最好還是再沖一下,才不致有反效果。
- j/ c; o. R3 W/ Q# L& h% P7 H$ Q, ]8. 為了安全起見,孩童浸泡的水溫不宜過高,大人應先行測試(民間另有此一說:男孩青春期前不宜常泡溫泉,以免影響家族香火之傳遞,信不信由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