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運動對健康是個好習慣,可是,膝蓋有些退化的熟齡族,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常怕運動增加關節負擔,或擔憂心肺功能負荷過重,到底哪種運動才適合?公仔箱論壇2 @( Y3 I: o1 o, W3 I( L
有高血壓的文霖常為了控制血壓傷透腦筋,醫師說:控制血壓的最好方法是運動,於是他下班後嘗試去健身房報到。除了跑跑步機,還做舉啞鈴等鍛鍊肌肉的運動。有天在健身房,他突然滿臉通紅、呼吸困難和胸痛,教練見情況不對,馬上請他停止動作,到旁邊休息。教練對他說,「你有高血壓,要避免鍛鍊肌肉的運動,以免血壓快速升高。」文霖這才曉得自己的運動方式不對。
1 d0 d8 z6 d# m7 c! O/ x公仔箱論壇先瞭解心跳極限 再依體能做運動公仔箱論壇* j. e5 J7 J7 C
能持續運動是很好的習慣,尤其對熟齡族、慢性病患等特殊族群,運動更有助於健康,然而,這些人靈活度不比一般人,運動時須特別小心,要視自身的體能狀況而定。另外,運動的強度也因生理情況和外在環境而異,最好透過專業的檢測、或逐量增加以瞭解體能極限。
1 M; P1 C- E1 j/ h5 J對於身體健康、無慢性病、只是膝蓋有些退化的熟齡族,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表示,可從事的運動與年輕人差不多,但強度有別。首先,要瞭解自己的心跳。以下將以60歲老年人為例,教導如何計算心跳極限:! K4 z0 O) g9 L O
1. 一般而言,人類心臟跳動的極限為每分鐘220下,先以心跳最大極限220減去年齡:220-60=160下/分鐘。
; S! O7 p) @* E" }# P2 W% @, X2. 而人的休息心跳約80~90間,將兩者相減,算出差距160-90=70。
2 R6 z6 L5 G) a3 o! u公仔箱論壇3. 再衡量一半的差距:70÷2=3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z5 g% \7 s* K, ?
4. 將「休息心跳數」加上「一半的差距」:90+35=125。即算出每分鐘125次的心跳是60歲老人可接受的運動極限。
; ]/ T0 ^, C; h. a6 O+ b. s7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慢性病患運動要訣
, e) V0 D( z3 O. |1 Lwww3.tvboxnow.com而罹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及心臟病、腎臟病、關節炎、氣喘等慢性病患者,運動時要注意什麼?劉燦宏醫師與國泰醫院復健科組長簡文仁都認為,「運動對慢性病患更重要,但要注意安全性與有效性。」適宜的運動頻率是少量多次,以每天運動30分鐘而言,可分3次,每次10分鐘。不過,因疾病不同,也有其注意事項:公仔箱論壇1 ^4 o& P7 d+ q' A0 H
■ 糖尿病tvb now,tvbnow,bttvb' X7 B6 C9 |, a3 R# K
運動時要注意血糖的控制,空腹時不宜。另外,要注意足部保護,不宜跌倒或造成傷口。若血糖超過300MHG者更要注意安全,最好散步就好。再者,因游泳後容易餓,喜愛游泳的糖尿病患者要節制食量。
+ ?; F# B2 g0 g. l3 i/ D■高血壓) W# \( Q0 \% [ l3 U7 K7 u+ v4 |, w
冬天的清晨不宜運動;服藥或飯後,最好隔1小時再運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W% |# D$ J! ?9 l+ Q4 G& t
■心臟病
/ q) r9 a/ Z7 v% |9 H* h" G要有足夠的暖身,避免需要閉氣的運動,例:游泳;高衝擊性運動也不宜,像高空彈跳,以免心臟病發作。公仔箱論壇( c$ c* [$ F% I1 q, G" W
■腎臟病
! y3 J$ g& {1 ]* @5 Ktvb now,tvbnow,bttvb多數會併發三高疾病,體能更差。因此不宜競走,建議選擇溫和的運動,例:慢走或伸展體操。
# x3 m" a- e, ~0 w+ b- Itvb now,tvbnow,bttvb■關節炎、腰椎疾病4 y! @+ u- f) h
勿跑步、下樓梯與陡坡騎單車。尤其腰椎有問題者,可空手走路(走路時手不提重物),或進行一些床上拉筋等較溫和的運動。
, D8 C, e6 I5 Ewww3.tvboxnow.com■氣喘www3.tvboxnow.com0 \. J2 C! X J. S$ X, v
注意運動環境,避開太乾、太冷或有汙染與廢氣的地方。而且,避免突然激烈運動,以免誘發氣喘,建議先足夠熱身。若是嚴重患者,用藥後1~2小時再運動。(本文摘自《照顧父母,這樣做才安心》一書,本書是本貼心關懷老年長者健康的實用好書,適合成年每一階段的讀者閱讀。A-Lin、孫 越、朱英龍、賴東明等名人及黃勝雄、陳永興、邱弘毅、陳亮恭等專業醫師人員,真摯推薦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