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項研究發現,一旦出現腿部動脈栓塞,患者髖部某些肌肉就會比較無力,因此走路會比較依賴小腿後側肌肉。研究認為,如果好好訓練、強化髖部屈肌群,患者走路較不會出現小腿腹疼痛症狀,走路就會比較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2 d A8 ?8 E" M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所舉辦的二○一五年動脈粥狀硬化、血栓、血管生物學/周邊血管疾病醫學研討會。
: i$ n; L3 z- _9 {6 ~" k0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當腿部或身體其他部位動脈逐漸狹窄,就會影響血流,進而產生周邊動脈疾病(PAD),患者可能出現疼痛、皮膚顏色改變、皮膚出現潰瘍、瘡傷、行走困難等症狀。一旦腿部血液循環完全阻塞,腿部、足部就會壞死,嚴重甚至需要截肢。
. X0 i% t6 V% b4 q" y3 _$ z公仔箱論壇研究作者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院博士生柿花隆昭表示,周邊動脈疾病患者應該請物理治療師等醫療專家評估其步態,以及髖部屈肌與其他肌肉群力量強弱。醫療人員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加強患者肌肉訓練,並鼓勵患者走路運動,如此或可幫助減少患者走路小腿疼痛症狀,且走路路程也能延長。
i: y" i8 a0 `" R9 Y研究團隊以七名健康民眾、十六名周邊動脈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腿部動脈都有中度阻塞現象,走路時腿部都會出現疼痛症狀,患者平均年齡七十一歲,研究人員使用三D動態分析系統分析這些人走路情況,並加以比較。# {# G5 Z& ^" L5 {( H# t9 b8 F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患者走路通常很緩慢,即使想要走快一點,情況還是一樣。且走路步伐很小,走路時,較少使用髖部屈肌群,比較常使用踝關節屈肌群。
* r# h# N; w. m: d, l6 _tvb now,tvbnow,bttvb研究人員指出,年長者踝關節屈肌群通常較沒力,因此走路較常使用髖部屈肌群,而周邊動脈疾病患者因為髖部肌肉群較弱,所以只好使用懷關節屈肌。如果可以運動訓練一下髖部屈肌群,或許就能改善這種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