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萬病之源 原來在腸道!

在一般人的認知裡,胃到肛門之間的腸道,是人體運作的末端,尤其是大腸,像垃圾車,把人體代謝的廢棄物收走,運到垃圾場丟掉。
. o) T" M/ ]1 p) `! Atvb now,tvbnow,bttvb

1 w0 t2 `0 Y* Q9 v7 F4 r但如今,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向,人體可能必須倒過來看,腸道不是末端,而是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長城。城裡的百姓生靈,是不是能夠安居樂業,全靠腸道長城是不是能夠發揮功能。長城一旦被攻破,腸道就很有可能變成許多疾病的「發射台」。
' u  I7 x5 t/ p2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些發現,讓腸道變成水晶球,能夠預見許多疾病是不是會發生。
+ z( _+ P+ ?. s% @% u4 O* {www3.tvboxnow.com七成免疫細胞在腸道 好心情也由它掌握以前科學家以為,腸子裡面的細菌,只有幾億個,種類只有幾百種。結果現在發現,腸黏膜中,住著上千種細菌,其中七成是未知的新菌種。而這上千種細菌,總數量多達100~200兆個,比浩瀚無垠的銀河系恆星和行星加起來還要多20倍以上。
; e- Q, D  x8 C. e; u; ?公仔箱論壇腸道的神經系統還有1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透過迷走神經影響全身的器官,包括大腦在內。這個微系統「兵力」強大,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都聚集在腸道,它們的防禦作戰能力,決定了是不是能夠阻擋壞細胞或微生物進入體內肆虐。
- z  g0 B1 b+ L2 ^) Z  m1 atvb now,tvbnow,bttvb另外,95%的快樂荷爾蒙血清素的「家」,也在腸道裡,左右了人們的睡眠、食慾、疼痛和喜怒哀樂。- w( s3 D+ q3 H
巴金森氏症心血管疾病突破發現 美國早已啟動國家級研究儘管專精腸道菌研究、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賴信志提醒,腸道菌與疾病的關聯,還在初探階段,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但確實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以前認為病因在腦部、心血管的許多疾病,「嫌犯」犯案的「第一現場」,很有可能是在腸道。公仔箱論壇' w7 ~" C$ r! L6 C* _' W# N
台大醫院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治醫師林靜嫻指出,以往認為與巴金森氏症有關的路易氏體(一種變性蛋白質凝集體),只存在大腦中,現在發現腸道裡也會產生路易氏體,而且可能在發病之前的一、二十年,就已經透過迷走神經傷害腦細胞。
) J  ]/ u# C) S5 Z& |2 u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動物實驗結果則顯示,腸道菌成分變化可能和巴金森氏症有關。有七成五的患者在出現震顫、行走困難之前,均罹患腸胃道疾病,且通常是便秘,腸道菌叢多樣性偏少。7 m, u/ M5 Y/ ^# q. a
腸道與疾病的關係還不止於此。
$ X" v+ v1 q7 @2 l9 x& m; A公仔箱論壇專研腸道菌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性的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偉愷指出,科學家把造成心血管阻塞的動脈血栓塊取出來,發現血栓裡面居然有多種細菌的DNA,且次世代定序結果顯示,這些細菌可能來自於口腔或腸道。
# t+ K" k' O( d1 P* F3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正因為很多研究指向腸道可能握有健康之鑰,2016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撥款約1.2億美元(約台幣36億元),發展國家微生物組計劃(National Microbiome Initiative,NMI),其中就包含了腸道菌叢。tvb now,tvbnow,bttvb* s3 p5 c. f. _$ ?" a
在歐巴馬採取行動的前一年,美國人腸道計劃(American Gut Project)向美國民眾募集糞便,蒐集美國民眾腸道裡的微生物數據,台灣及許多國家也相繼跟進。
9 ^% t! X8 j: w+ I公仔箱論壇健康的人腸道像座生態花園 腸道菌叢愈多樣愈好生病的人和健康的人,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o5 d  _/ L2 }7 R4 i- q9 U# h/ H# W如果將腸道比喻成一座花園,健康的人,這座花園應該像座平衡且花草種類多、數量也多的生態花園,蜂蝶成群,繁花似錦。
1 d* }9 m3 x- A; t& B9 u( V賴信志說,腸道有上皮細胞及黏液層保護,紅的、紫的,各式各樣的菌,就漂浮在黏液上,好菌、壞菌及中間菌和平相處,真的就像一座生態平衡的花園。# m4 M5 s1 K; t
「促成生態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該生態中有機體的多樣性與豐富度,」美國知名腸胃科醫師艾莫隆.邁爾(Emeran Mayer)在《腸道‧大腦‧腸道菌》書中也指出。公仔箱論壇+ k. B/ Y- w! M0 k- l* {
腸道菌叢種類愈多樣,愈易穩定菌叢之間的生態平衡。當菌相失衡,也就是腸道菌叢比例不均或種類太少,可能引起發炎反應,造成全身從頭到腳的問題,譬如腦部退化、過敏、代謝性、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發炎及自體免疫疾病等等(見表1)。
" R, W! |& k  n! X7 ?) D6 Z8 r- g' m6 ^( W9 z5 y! T8 U4 [; k6 [" X
得到這些疾病的人,腸道菌相跟一般健康人很不一樣,在人們罹患若干疾病時,菌相會失去穩定,稱為腸道失衡(dysbiosis),「就像電影《蝙蝠俠》中的萬惡高譚市,」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賢巧妙比喻。- N! k9 r6 E4 S2 k
飲食對腸道菌組成影響大 非洲人腸道比多數人還健康「從腸道菌叢的菌株及菌種來看,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賴信志指出。
/ b0 D6 @0 k! `- `www3.tvboxnow.com就像葡萄酒,氣候、土壤及人文條件的風土不同,釀出來的酒,風味就各自不同,腸道菌也一樣,不同地方的人,腸道菌組成也不一樣(見表2),而對腸道菌種類影響最大的,就是飲食。tvb now,tvbnow,bttvb" {: X7 p# h" g9 @
www3.tvboxnow.com& j, e7 }0 C- G0 z( L$ B
比起城市區域,開發中地區如非洲,人們食用各式各樣的植物,且大多是未經加工的食物,他們的腸道菌多樣性就高,腸道菌叢中能分解膳食纖維生成短鏈脂肪酸的普雷沃式菌屬比例也較高。而食物比較單一的美國人,則剛好相反。
3 C4 a1 H( [: F3 X# u( ^公仔箱論壇依身體狀況決定吃什麼 精準飲食成趨勢「吃什麼,決定了腸道細菌組成,」吳明賢證實,腸內菌也決定了你吃什麼最好。為個人量身打造的精準營養學,已成為趨勢。「一個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藥,」他笑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7 l! `2 J4 v, }3 K5 a
《劉博仁不藏私的功能醫學新王道》作者、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就分享經驗說:「我父親腸道狀況非常好,吃很多蔬菜水果,大便也很漂亮。但我媽就不一樣,她常吃甜食。有一次她肚子痛得不得了,去看醫生,醫師給她止瀉藥,吃了沒好,我就寄一罐益生菌給她,吃了兩匙就好了。」
1 Q  z" Y# W4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發現,紅肉、奶、蛋類食物中所富含的肉鹼與膽鹼,會在腸道中被細菌代謝成具有魚腥味的三甲胺(TMA),進而增加人體內氧化三甲胺(TMAO)的濃度,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公仔箱論壇) ^  R: d( o/ F5 @( h# Q
「但不是每個人的腸道菌都會在體內產生氧化三甲胺,」 近期發表腸道菌生成TMAO功能檢測,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腸道(Gut)》的吳偉愷指出,利用台大所開發的口服肉鹼耐量試驗,可以清楚區分每個人腸道菌在體內製造氧化三甲胺的能力,作為辨認個人「體質」適不適合吃紅肉的參考,給予更精準的營養建議。公仔箱論壇+ [, B$ H" g) T% ^1 Y8 M4 E
「相較於葷食者而言,素食者腸道菌代謝肉鹼生成氧化三甲胺的能力較低,」他說,這證明了飲食習慣的差異,的確會影響腸道菌的功能性。8 ^( t! `$ l: I) ^
6大殺手危害腸道花園 打亂腸道菌平衡腸道菌失衡和疾病的因果關係還沒有百分之百確定,但很明確的是,以下這些事情會打亂腸道菌平衡,讓繁花似錦的花園變成一片荒蕪。
7 W) m4 f* q# F- a9 B公仔箱論壇● 抗生素:抗生素會破壞腸道菌。「有點像森林大火,造成腸道菌叢的生態破壞,大幅降低腸道菌的豐度與多樣性,此時一些伺機性感染的病原菌,如困難梭狀桿菌,就可能過度繁殖並釋放毒素,」吳偉愷解釋,這時就會造成腸道嚴重發炎與腹瀉,這在住院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中,不算少見。但他也提到,適當使用抗生素來治療細菌感染是有必要的,大部分的病人在停用抗生素數週後,菌相都能慢慢恢復。& v/ A& J* b  D: z
● 壓力:壓力荷爾蒙及腎上腺素增加,會大幅改變腸道菌的行為,讓它們變得有侵略性且危險,同時也會加重腸道發炎反應。www3.tvboxnow.com0 x1 y% {7 q# k/ O9 E) R/ R* Q+ ^
● 高脂、高糖及化學物質:大量高脂、糖及人工化學物質會讓某些壞菌長得特別快,且大量繁殖驅逐益菌,佔地為王。「喜歡吃這些食物養不出好菌的,」賴信志說,暴飲暴食也會造成菌相改變。: `% ~0 t# A$ c
● 熬夜:賴信志提到,熬夜會打亂腸道菌的生理時鐘,讓菌叢穩定性及對抗能力減弱。另外,肝臟的解毒功能受到影響,大大增加身體發炎機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C2 |) G$ i5 \! t% u0 U
● 久坐:久坐會造成骨盆腔血液滯留,引起腸道發炎,劉博仁說。
  z5 R5 I* p0 H' F* L7 A● 酒精過量:會破壞腸道菌相。「以前說酒令人斷腸是對的,」賴信志說,菌叢遭破壞會引起非常嚴重的腸漏。
6 w) C* z" Q- ~多接觸自然培養免疫力 常脹氣、便秘、腹瀉就要小心根據美國《預防(Prevention)》雜誌的建議,如果你經常脹氣、便秘、腹瀉,要小心腸道菌叢可能已經出問題。www3.tvboxnow.com4 Z7 o/ l/ t  _! }' s% Q, |
每個人的腸道花園樣貌不同,「你不需要特別知道什麼樣的腸道菌或吃什麼能讓你健康,只要吃得愈多樣就能改變腸道、改善健康。」腸道菌專家邁爾下結論說。  x; Q- p5 E8 ~  T" G9 j
多接觸自然環境或許是好主意。吳偉愷引述《細胞(Cell)》期刊一個有趣的動物研究,相對於實驗室裡潔淨的小白鼠,野生鼠的腸道菌較能夠提升宿主的免疫力,增加對抗病毒感染與腫瘤生成的能力。
+ h8 G- d: }$ J/ S「多到自然環境散散步、爬爬山,跟各種不同的微生物接觸,」吳偉愷說,免疫系統可能會比較成熟,或許也比較不會過度反應、引發過敏。
9 _8 T) U9 {& Q&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