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紅都面晒】面紅紅竟是患上玫瑰痤瘡? 百條蟎蟲更會全「面」入侵

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5-16 02:23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8 m1 W9 J  d' p2 K0 c7 J8 ]

' L! I0 H/ ?/ g1 \尷尬會面紅,飲多了兩杯會面紅,但原來患上「玫瑰痤瘡」也會面紅!?由於玫瑰痤瘡的症狀十分普遍,不少人也會將生暗瘡、面痕誤以為是敏感或濕疹,一旦使用了錯誤方式治療,更可能令「玫瑰痤瘡」惡化,面上毛囊佈滿蟎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Z8 [$ c: @8 l5 K$ a- ]: ^) Z: x
' ^+ w7 Z' d' |' ]) X1 ?7 l
患上病卻不自知 玫瑰痤瘡的常見謬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W% @$ T/ K
面紅紅的狀態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包括運動後、沖熱水涼後、面部受外來刺激後等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持續出現難以消退的面紅,感覺滾燙的話,就可能是玫瑰痤瘡的警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G. Q) m, \
不過即使皮膚持續面紅、刺痛,一般人也未必聯想到患上玫瑰痤瘡,並自行以各種偏方進行治療:www3.tvboxnow.com& B) Y6 L" {# a+ d6 O; T
.自行塗抹類固醇藥膏:不少人誤以為「類固醇」能解決各種皮膚問題,如患者錯誤把玫瑰痤瘡誤認為是濕疹,自行塗抹類固醇藥膏,病情會比之前更差。原因是類固醇會令到血管收縮,雖然使用時玫瑰痤瘡會有好轉,但一旦停用體內的機制就會出現大反彈,令血管擴張的程度嚴重。
9 [& H( u! }- u6 h7 ztvb now,tvbnow,bttvb
2 q- v1 M  v+ C8 o" e9 K' \tvb now,tvbnow,bttvb此外,近年有研究發現,玫瑰痤瘡的形成與皮膚上的毛囊蟎蟲有關,因玫瑰痤瘡患者的皮膚內,毛囊蟎蟲密度較常人高。過去曾有患者因錯誤使用類固醇,在停藥時病情惡化致面部痕癢萬分,最後檢查發現面部有500多隻蟎蟲,連睫毛都有蟎蟲的蹤影!tvb now,tvbnow,bttvb* N7 k# C9 {' N2 T
.誤認玫瑰痤瘡是暗瘡/敏感:玫瑰痤瘡與暗瘡或皮膚敏感也是十分常見,而且也是表面症狀相似的皮膚問題。但事實上,玫瑰痤瘡的患者年齡,及所出現的暗瘡也有分別,玫瑰痤瘡一般不會有黑頭和粉刺,而面上可能出現大量痤瘡;皮膚敏感的症狀則較玫瑰痤瘡持續時間短。
4 E1 Z3 s/ z# ]3 I6 n) |0 stvb now,tvbnow,bttvb% {% d  I! G" `1 Z  ?/ T
.錯誤方式舒緩玫瑰痤瘡假如將「玫瑰痤瘡」當成濕疹或敏感去醫治,會令皮膚問題變得更嚴重,讓肌膚增生變厚,同時血管過度生長,最終演變成「酒槽鼻」。也有些患者會用坊間的「美容」方式去舒緩病痛,而但這樣會令情況越變嚴重。
5 s- F9 B( \) f8 Y5 n, C$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治療玫瑰痤瘡主要可分為外用藥膏、口服藥物及激光治療。在病情較輕時,一般可先用外塗藥膏,包括伊維菌素 (Ivermectin)﹐因含伊維菌素的藥膏能抑制蟎蟲增長及發炎因子,對丘疹膿皰型患者特別有效;如皮膚泛紅,則可採用溴莫尼定 (Brimonidine) 凝膠令血管收縮,減少泛紅。
: n, H& G$ @5 K# ^1 Y5 c公仔箱論壇4種玫瑰痤瘡常見類型玫瑰痤瘡其實是一種「慢性皮膚炎症」,發病時面部便會一直在充血,以致面紅不退,影響位置包括額頭、鼻、臉頰及下巴,而常見玫瑰痤瘡可分為4種類型:
( H6 f8 I8 D) q$ F& X0 F( v
$ X2 ^. }8 [7 D# H; s7 H( s4 F
  • 面紅型:面部間歇性泛紅,泛紅時有刺痛灼熱感,嚴重時面紅持續數小時不退,甚至一直現紅班;微絲血管明顯,並有浮腫(通常最早和較常出現)。
  • 丘疹膿皰型:面部發炎,出丘疹和膿皰,大部份不會惡化成結節或囊腫。
  • 鼻瘤型,俗稱酒糟鼻:皮膚特別鼻頭因經常充血和發炎而纖維化,變厚變粗糙,腫大及出肉瘤,成酒渣鼻(通常病程較重才出現)。
  • 眼睛型:症狀影響至眼睛,令眼睛灼熱發紅、眼澀、有異物感、泛淚及充血等。
戴口罩易誘發玫瑰痤瘡 有懷疑及早求醫在新冠肺炎下,大家仍要經常戴口罩遮蓋臉部,加上憂慮疫情影響致情緒緊張,這些也是令玫瑰痤瘡病情惡化的誘發因素。由於玫瑰痤瘡經常被誤會為暗瘡或皮膚敏感,如你有懷疑自問患上玫瑰痤瘡,應要及早諮詢醫生意見,找出病發原因。只要趁病情較輕時及早採取正確治療方案,便可用藥物抑制主要症狀,減少影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