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振鐸字英,福建省福安縣人,民國七年(1918)十二月生於福建省福安市東門雙井巷,幼年多病,承其母親與祖母細心撫養,始得長大成人。其祖父為清代秀才,將赴府考舉時,不幸身亡,其祖母幼讀四書,能詩詞,機智過人,惜未滿三十即守寡管家,含淚養育二個孩子,長子就是其父親,由祖母親字教導,準備考試時,適逢 國父推翻滿清政府,建立民國,因家中乏人管理,且當時亦有反對讀洋學堂(即小學)者,其父親不得不棄學從農,此時家中已有果園與茶山,吳振鐸年幼時曾看過其祖母的炒茶及其父親的揉茶與培茶,但此與其今日之學茶毫無關聯。
》》青少年時期的吳振鐸
吳振鐸教授年幼仕途坎坷!小學畢業,須先參加縣府會考;初中畢業,須經參加全省會考,往福州考高中時又遇颱風,漂泊在三都島上,停留十餘日,到達省垣時,普通高中考期已過,只考福建省立師範,將可為人師表,尚符合其祖母的意旨,次年抗日戰爭開始,福建師範一部份疏散至尚幹鄉國府故主席林森的故鄉。
》》青年時期的吳振鐸
吳振鐸教授童年雖多病,高師時愛打籃球,身體尚健康,不意高二上期患嚴重小腸炎,病重返故里福安靜養。此時福安創設高級茶科,考入第一屆公費修讀。抗戰期中,全國實行華茶統購銷政策,我們奉令利用寒暑期前往社口茶改場製茶(即現福建省立茶葉研究所的前身)及政和、慶元等山地茶區督導產製,隨帶茶銀承各當地派四名士兵護送,頗感安全。
次年全省各地高中、農工、師範等各合併為一校,農科遷往閩西連城縣文亨村,以避日軍轟炸,日間上課,晚上或假日須抽空往附近農村宣傳抗日圖存、生活緊張、極有意義。高二春茶又奉省府令,全班專車,赴省垣集訓後,分派各茶區擔任茶葉指導員,不意連城至永安經高山途中路滑翻車,死一同學,吳振鐸等四人受傷,送永安省立醫院治療二星期後再趕赴各茶區督導。讀三年級時,適國省合營之福建示範茶廠(即國立茶葉研究所前身),創立於武夷山麓之赤石村,他們四人又被徵召督導武夷岩茶與桐木關的星村小種,吳振鐸始認識半發酵岩茶的製法,各優良品種,如:軟枝烏龍、高腳烏龍、鐵觀音、水仙、大紅袍、白雞冠等應有差別,分開製造,分別標誌,亦從此認識品種的先天特性,與採摘期等的控制,甚感興趣。
因要督導製茶,所以高中要讀三年半或四年才可畢業,畢業後,再經就業訓練與考試,他們數人應福建示範茶廠的聘請,再往服務。經一年餘(二回春茶)的實地開闢茶區與武夷山製造岩茶,對品種的特性與品質的鑑定,有較深刻的認識。吳振鐸為增廣茶界見聞,承其良師介紹,往財政部貿委會駐贛辦事處工作,對茶葉統計及東南茶區的實況,頗有心得。至民國31年年六月因其父親過世,又逢吉安戰事告急辭職,南下經贛州返閩回家,途經長汀,適逢全國大學分區聯考,廈門區正可報名,應試後,幸以第一志願,考入福建省立農學院(即現福建農業大學的前身) ,主修農藝學,副讀農化。四年求學中,多利用寒暑假,往永安省垣農林公司茶業部,擔任茶葉資料搜集編撰工作,吳振鐸認識台灣茶區的平鎮茶業試驗所,也始自此時。大學畢業,因家庭關係,故應聘入省立福安高級茶科職業學校擔任教導主任,培養茶葉基層人才。
◎為台灣茶業無怨無悔
吳振鐸教授,原任福建省立福安高級茶葉職業學校教導主任,民國36年七月來台渡假,即應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聘為平鎮茶業試驗分所製茶系主任,平鎮分所歷史悠久,但當時設備簡陋,土牆磚壁防屋數間,員工不及二十人,4.7公頃試驗茶園連建築用地皆全部向民間租用。惟平鎮與福建武夷山同為研究半發酵茶的基地,一脈相連,吳振鐸教授甚有興趣。當時台灣其他茶業機構或學術單位,求才孔亟,但均非吳振鐸志趣之所在。
從民國26年(1937)年算起至民國84年(1995),與茶界接觸58年,民國37年(1948)一月台灣省政府為使試驗單位與公營事業配合,將茶業分所業務歸省營農林公司茶業分公司接管,為及一年原任所長辭職,吳氏於五月接任副技術師兼所長,吳振鐸接任後,除主辦評茶及製茶試驗工作外,全力策劃茶樹育種業務,並兼茶業分公司各廠的眉茶生產總督導工作。
吳振鐸教授自民國36年(1947)八月一日,接任平鎮茶業試驗分所製茶系主任,至民國73年(1984)八月一日任台灣省茶業改良場首任場後研究員退休,連續服務37載,前後在各學術雜誌及報章上發表達100篇。吳振鐸教授於40年前發表的文章中,已列協助者或主要參考文獻,足見其尊重前人的研究,殊為稱許。吳振鐸教授曾往印尼、韓國、印度(當時因邦交關係該期中途折返) 、新加坡等國參加國際性茶葉學術會議多次。亦往日本、印尼、韓國、歐洲荷、德、英、比、雅典、丹麥、日內瓦等,以及美國主要城市考察茶業的生產及市場消費情形。當時茶試所或茶改場的員工雖不多。但保送往國外留學、進修、或考察以及國內大學或研究所進修或修碩士或博士學位者不下十餘人,以求學術研究水準的提升。
吳振鐸教授自民國41年度(1952)起,即應聘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兼授茶作學及其實習的課程,歷任講師、副教授及教授等兼職,至1993年始堅辭,歷時40載。茶做學雖屬選修課程,惟同一屆選修曾達百人者,分佈五院中的11學系的記錄,此雖與飲茶時盛有關,但吳氏之教學認真,理論與實際並重,亦深為菁菁學子所歡迎和稱道。
中華民國茶藝協會奉准於民國71年(1982)年9月23日假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出席會員800餘人,選出吳振鐸為首任理事長,得連任乙次四年後選為榮譽理事長。協會成立不久,即承天仁茶業公司以及名間、凍頂等鄉鎮的茶農友們自動捐獻,於台北火車站邊的天成大樓,購得508室為永久會址,以供各地茶友們來台北有落腳聚會之處,此時的會友,包括,各大學的教授們及茶業界等已增至1,500餘人,茶藝協會創立時,即立茶葉品質官能鑑定人員遴選辦法,並經內政部以台(75)內社第394898號核准後,經多次鑑定選出22人,以應當時各地優良比賽鑑評之需。吳振鐸當時只要時間允許,均親往各鄉鎮擔任主審,以期普遍提高品質。吳振鐸教授說:「當時的優良茶比賽,為普遍提高各地的製茶品質並增加茶農收益的有效主要方法,並非改進茶葉的最終目的」。至80年(1991)台茶進口5795.584公頓,較出口738公噸為多後,宜謀更好的策略,以達生產者與消費者,雙蒙其利的良策。
茶協會成立後,又承陸羽茶藝中心等贊助,舉辦泡茶師比賽及日韓等國際間茶藝界的交流與表演,使本省各地飲茶之風,隨之盛行。
吳振鐸教授曾獲多次獎掖:民國57年(1968)獲中華農學會學術科技獎;民國63年(1974)獲教育部及僑委會莊氏科學獎;民國76年(1987)獲行政院第一屆傑出科技人才獎;民國80年(1991)獲台灣省主席獎,再獲行政院第十五屆傑出科技人才獎;及民國83年獲台灣製茶同業公會頒發促進內外銷茶葉重大貢獻獎。吳振鐸於民國61年(1972,1980及1983)後曾三次獲總統召見,以資鼓勵。
吳振鐸教授退而不休,於民國79年(1990)9月應邀率團返閩,參加閩台茶葉學術會議,於福建甌,勘定青心烏龍系的老舊茶園,值得紀念!
吳振鐸教授平生研究茶樹育種,茶業製造與評茶,好學不倦,淡泊名利,素為茶農各界所讚賞,被尊稱為:「戰後台茶之父」。
重要記事
從民國26年(1937)年算起至民國84年(1995),與茶界接觸58年,民國37年(1948)一月台灣省政府為使試驗單位與公營事業配合,將茶業分所業務歸省營農林公司茶業分公司接管,為及一年原任所長辭職,吳氏於五月接任副技術師兼所長,吳振鐸接任後,除主辦評茶及製茶試驗工作外,全力策劃茶樹育種業務,並兼茶業分公司各廠的眉茶生產總督導工作。
民國44年(1955)七月台灣公營事業開放民營,平鎮茶業試驗所再歸還農林廳農業試驗所,歸還後,吳振鐸更加強試驗研究及其成果之推廣工作,一面以滴水成渠方式加速試驗用地之夠置,一面對所內之試驗計劃加強進行,不論多品種(系)之田間設計、排列及重復次數,仰或夜間製茶試驗及白天的評茶等無不親自參加。幸得所中員工密切合作,胼手胝足,同舟共濟,共體時艱。
民國47年(1958)開始承農復會補助,於龍潭鄉首倡茶園之剪枝、施肥、採摘及病蟲害防治(植物保護)綜合耕作法改良示範,並設對照區,以資比較。
民國48年(1959)擴及宜蘭、台北、桃園、新竹及苗栗五縣設置示範戶175處,示範面積220公頃,實際記錄收量,比較收益,此時除動員本分所全體技術員工外,並徵各縣及鄉鎮主辦茶葉人員研習後,分區分組配合督導改進技術。至民國49年(1960)更廣及全省七縣(當時產茶之南投及花蓮二縣再加入)之52鄉鎮。
至民國50年(1961)年,引起中央機關的重視,於三月一日成立台灣茶區茶業改進委員會,由農復會、外貿會、經濟部、農林廳及平鎮分所等十七單位組成,下設三組:外銷組,由外貿會負責,每年出口最低茶樣的配製,由公會負責經檢驗局及茶分所等會同審定;製茶組,由公會主辦,製茶督導及技術訓練仍由茶分所者辦,工廠檢查由農林廳等單位負責;農務組,由平鎮茶分所負責策劃,除繼續督導外,並由外貿會補助,再設示範茶園400公頃,連續三年,至第三年得平均生產量增加68.2%,績效卓著,繼續輔導面積,將及全省茶園,達萬餘公頃,奠定茶園復興根基。
民國51年(1962)7月至民國53年(1964)6月,承農復會補助,由平鎮茶試分所,遴選對茶業有興趣的大專以上畢業生十人在茶所研習二年,並協助輔導茶園之調查等工作,以期充實茶界人才的不足。
民國56年(1967)時,所內經農林廳評議會的核定項目已增至40個,其中以吳振鐸負責之茶樹育種方面最繁重,不論新人工雜交的個體選擇、多品系株行試驗、精密的高級試驗、以至新品種的區域試驗,皆由吳氏親自策劃;每日採摘的百餘品系,分別製成成品後,第三日後皆由吳氏親自品評,其他樣品亦由吳氏主審,此評茶工作,40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鑑定後的統計分析及考種等業務,亦由吳氏策劃,當時屬育種試驗者共有12項目,連育種用的試驗地等亦需自行設法購買,幸當時已累積購得16公頃餘4066),正在購買中1.8283公頃,已足敷試驗之用,此外屬栽培及土壤肥料者個6項目;植物保護達10項目;茶園機械及茶葉製造者各3項目,足見該所其他專家及員工們亦甚辛勞,何況人力有限。
民國57年(1968)政府為統一事權,精簡機構,奉省政府令(57.2.20日府人丙字第八八八八號令),將農試所所屬之平鎮茶業試驗分所,魚池茶業試驗分所及農林廳直屬之茶業傳習所三單位合併為台灣省茶業改良場,直屬省政府農林廳。
茶業改良場於民國57年(1968)五月三日在平鎮本所成立,吳振鐸接任首任場長,二分場亦同時成立,該所簡任技正胡家儉兼林口分場所;魚池分場技正胡本經兼任分場長。同時場內,增茶園機械及茶業推廣二課,以謀全省茶園機械化之早日實現與研究成果之普遍推廣。
民國60年(1971)開始承中央農業計劃及農林廳補助採購動力採茶機伍佰台,經茶改場試用後,即補助輔導全省示範茶農普遍使用,本計劃分三年完成,奠定本省機械採茶的基礎。至於茶園動力更新,經茶改場示範後,由農林廳輔導成立更新機械隊,以合理價格為茶農服務。此外動力剪枝機、動力開溝機、動力噴霧器等,亦由茶改場茶機課先試用後,再輔導茶農使用,漸次使茶園耕作機械化,以節省人力增加收益。製茶方面,民國44年(1955)平鎮茶試分所雖自建平房工廠,向日本購入全套15k型煎茶及眉茶型機械等,當時雖經試用與訓練,但煎茶並不引起國內業者的重視(因當時無市場)而北非市場亟需眉茶。不論外來品機器或自行設計者,甚為業者所注目,民間工廠普遍仿效生產,至1967年眉茶的外銷量已達859萬餘公斤。其次紅茶方面,日本財團雖留下大型精、粗製廠,但光復後國際所需者,為碎型(B.O.P.F及B.T.型)。吳氏43年(1954)於國外新購補助機器未到前,即從台北菸廠,借到舊型的切菸機(Legg cutter),積極試驗並訓練業者使用。
民國50年至51年(1962)承農復會等補助,農林廳配合新建鋼筋水泥二層紅茶實驗工廠500餘平公尺一座、Legg cutter及C.C.重壓揉捻機等,本省鐵工廠均可仿鑄。本省碎型紅茶年外銷量已超過750萬公斤。
民國64年(1975)後茶改場承農復會等補助由印度等進入較新型之C.T.C.碎揉機及Rotorvane(螺旋型碎揉機),經試用後,吳氏等已完成機械連續式紅茶(或碎型)製造法,但使用此種機械,不論分段式或連續式,採摘的茶菁原料,必須幼嫩合符標準,Rotorvane經仿鑄後,已在本省四家茶廠示範推廣。台灣茶區茶園總面積或總生產量,不及全世界總生產量1.2%,民國71年(1982)以前,雖80%的產品均供外銷,但無法控制市場的需求。
民國59年(1970)得農林廳等撥款,建鋼筋水泥二層半發酵實驗工廠乙座,面積476平方公尺,增置該場設計之半自動圓筒殺菁機,民間設計之團揉機,以及吳氏等設計之自動萎凋置靜機等一貫作業機械以應高山小台地的茶農及低海拔丘陵台地工廠之需。
民國61年(1972)承省政府撥款及國科會與農復會的補助新建煎茶二層面積達504平方公尺工廠一座,並由日本購入60k型煎茶機械粗、精製各乙套,以供本省茶界等示範之用,此與1973全年煎茶銷日生產量達12,799公頓,不無關聯。
民國64年(1975)吳氏經二年的親自研究,從無胚子葉碎片中培養出「小茶樹」,這是植物界茶樹多年生植物中,首次用組織無菌培養法成功的例子,吳氏等再用青心烏龍雜交後,得1181株,移植田間,以供後人繼續研究。
民國68年(1979)政府為新聞台北林口新社區,林口分場奉令遷移,茶改場經核准後將土地出售的經費(四億元)除供林口分場遷文山分場之用外,再簽請新設台東分場及凍頂工作站,獲准於70年(1981)二月正式成立,使本省中南部及西部的茶葉全島得以均衡發展。剩餘的經費,並准茶改場創建茶精(速溶茶)工廠及化學研究室一棟,並承補助向Atlas公司購得連續型新式自動茶精機及日本和真空株式會社購得圓筒式茶精機各乙套以資比較,茶改場並派員到國外見習,以期本省速溶茶之迅速開發。並增添各種儀器,以加強茶葉化學研究。林口分場遷文山茶區,原在坪林石營地方購得土地22.4公頃,以作遷建等之用,過戶登記後受翡翠水庫水源禁地的影響而延期遷建。不論台東分場,凍頂工作站或茶改場之茶精等工廠,均承都住局全權處理興建。速溶茶機器的收購,亦勞新竹工業研究所得支助,始得完成。
民國69年(1980)初,吳振鐸應印尼國立茶試所所長的囑托,設計全自動製造綠茶機械乙套,由立早鐵工廠直接承鑄於十一月運往西爪哇Pasir地方,試車完成,為印尼綠茶生產電動化的先聲。
茶為多年生(異)花受粉作物,育種工程,較為困難,吳氏自民國37年開始新品系選育工作至民國58年(1969)選出萌芽整齊,而密度大,又適於機械採摘,經審查命名為台茶1號等四新品種;民國63年(1974)選出二新品種;民64年(1975)選出3新品種;民70年(1981)選出2新品種至72年選出四新品種,共計15新品種。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經命名為台茶十二號的「金萱」及台茶十三號的「翠玉」,適於製造包種半球茶類者,更為難得。據農林廳的統計至民國82年(1993)底,全省栽培總面積中新品種以台茶12號最高佔12.06%;台茶13號4.38%次之,吳氏說:「因為金萱種於名間鄉區域試驗(原編號為2027)後期茶農已知道,此等新品種製造包種茶有特殊的香味,亦自行大量扦插育苗推廣,若照原紅茶策劃,則在各階段的試驗期中,亦早被淘汰了。」
民國71年(1982)年9月23日中華民國茶藝協會奉准於假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出席會員800餘人,選出吳振鐸為首任理事長,得連任乙次四年後選為榮譽理事長。
至民國73年(1984)六月,吳振鐸專辦業務,已可告一段落,且近法定退休時間,提前自動退休,經核准於同年八月一日正式退休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