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7 I% L6 J- |. S+ B: {3 B# \
公仔箱論壇, X. q/ ^! I+ n
砂卡噹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是一條原住民風味濃厚的步道,而砂卡噹(Skadang)名稱的來由,則是泰雅語中「臼齒」之意,因昔日建社時挖掘出臼齒而得名。整條步道沿著清澈碧綠的砂卡噹溪向前延伸,河的兩岸盡是漂亮的白色大理岩,形成鮮明的對比。大理岩經過高溫高壓擠壓,形成連綿起伏的褶皺,由於延伸方向不同,可判斷出是不同時期的產物,太魯閣的水石之美,在砂卡噹步道唾手可得。公仔箱論壇5 _1 z& J9 l2 F: E) O4 m: b
網址 :
& Y* f, D& T9 T/ w: O2 L( @0 L公仔箱論壇交通: 開車:花蓮市區→台9線往北→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0 C2 v0 _' c! ]3 D/ C* W2 c
搭車: 從花蓮火車站,轉搭花蓮客運「花蓮─天祥」公車於管理處下車步行前往。5 _2 K# U6 G; J) f. U8 L
' Y, I1 ?/ I3 E; Y0 `/ N* ?, ewww3.tvboxnow.com* \7 w; w* J' K9 _

2 t7 m: U6 I& q% {, Q2 Twww3.tvboxnow.com+ K' I" K, X3 \' l
綠水-合流步道位於綠水地形地質展示館旁,步道並不長,約需40分鐘~1小時即可走完全程,因此MOOK建議你,先到綠水地形地質展示館參觀,關於太魯閣峽谷的形成及地質岩石等,有很詳盡的介紹,簡單易懂,另外也有影片欣賞,深入淺出的介紹,很值得一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Q3 p1 F/ _1 [9 z
綠水-合流步道是昔日合歡越嶺古道的一段,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中最迷你的一條步道,泥土路面上積著落葉,從岩石中間歇冒出岩生植物,沿著山壁開鑿的古道不算寬,大約僅容1~2人行走,和現代化的中橫公路相較之下,不禁令人佩服先民行走古道的艱辛和毅力。
]! n6 s& n0 T這條步道雖短,沿途有小橋、流水、隧道及斷崖,仍是充滿樂趣,而且可欣賞立霧溪水切過峽谷的壯闊景觀,以及清晰可見的綠水河階地。MOOK提醒你,如果是自行開車前往,可先有1人將車輛開至合流,等待其他人走完步道,避免無車輛接駁的窘境而走回頭路。6 Z; ?+ {" ]2 P0 r6 N
網址: " @+ P# ~7 H E4 C K8 e4 u, n
交通: 開車:約於台8線18.8公里處即可抵達。
: `1 N8 G" O: v+ xwww3.tvboxnow.com搭車: 從花蓮火車站,轉搭花蓮客運「花蓮─天祥」公車至綠水站下車步行前往。$ `7 [- J5 E9 i; @7 t
tvb now,tvbnow,bttvb* q% S. i! n- U) c: Q9 O
9 a* Z3 x! @/ t/ \. W: _公仔箱論壇 
& |! y* K% _* G4 C0 f+ T7 Z4 a. n: a& N0 T5 C! X
白楊步道的特色是隧道特別多,全長9.5公里的步道,共有25個隧道,其中最長的是入口處長380公尺的隧道。步道路寬約3公尺,很適合步行,原本是為了施工而開築的道路,因此特別寬敞,相當適合三五好友輕鬆步行聊天。
4 K! G3 P( X5 \0 Q% E, X$ E, etvb now,tvbnow,bttvb瓦黑爾溪和塔次基里溪在步道下方蜿蜒前行,沿途可見深不可測的險峻峽谷,身邊則是陡峭的山壁,不僅可欣賞大理岩、片岩夾層及峽谷地形的變化,山壁上有一些台灣蘆竹等岩生植物,展現堅韌的生命力,靠步道外側則是喜愛陽光的植物,例如山麻黃、構樹、山鹽青等。
( L1 y0 E3 u2 W5 W8 _) qwww3.tvboxnow.com步道中最精采的部分就屬「白楊瀑布」和「水濂洞」。
( W$ S0 j% Q4 s+ I# W9 c+ o+ u從入口到白楊瀑布約2公里路程,走過第5個隧道時遠處兩道細長優雅的水流就是白楊瀑布。再走過2個隧道約300公尺的路程,就可到達第一水濂洞,沿著山壁往前走,不久就會聽到水聲隆隆,腳下是潺潺流水,頭上則是如瀑布般傾洩而下的水柱,果如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水濂洞一般,是難得一見的景觀。MOOK建議進入山洞前記得穿上雨衣,帶著手電筒,才能盡興而歸。tvb now,tvbnow,bttvb: H( H- \+ v6 o3 M
網址: 公仔箱論壇: w3 c$ _1 p, ` J" \6 @! v
交通: 開車:約於台8線19.7公里處即可抵達。
0 ~/ `+ N5 L. f0 L- f. `搭車: 從花蓮火車站,轉搭花蓮客運「花蓮─天祥」公車於天祥下車後步行前往。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R7 E/ U, d% O4 P"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