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幾天的蘋果新品發布會,大家是否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
庫克說,2010年才誕生的iPad平板電腦,在過去十二個月(截止2014年第三季度)的銷量已超越了任一傳統巨頭的PC,他特別強調,這還是將對手的laptop(筆記本電腦)、desktop(台式電腦)、all-in-one(一體機),two-in-one(變形本)等所有PC形態計算在內的結果。
很明顯地,這是在向媒體/普通消費者傳遞兩個信息:
第一,iPad可以拿來與PC做對比,即平板電腦=PC。而蘋果在產品形態上將iPad平板與PC劃等號,即暗示它們(將來)執行的功用、滿足的需求一樣。
第二,PC幾十年的發展,被誕生了幾年的iPad輕鬆超越,言下之意,平板才是未來。
相比庫克充滿了“營銷技巧”的描述,2014Q3的蘋果財報似乎能說明更多問題:
第一,蘋果為何不拿自家的mac與對方的pc做類比。而你一對比,就會發現,Mac區區只有441萬台的銷量。
第二,代表未來的iPad,近幾年銷量一直呈現下滑的趨勢。
iPhone和Mac均實現了不同程度銷量增長的情況下,iPad銷量卻同比下滑了9%,只售出了1327萬台,銷售收入也同比下滑了8%。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銷量下滑情況。而如果回顧過去五個季度,你還會發現,iPad的銷售收入有四個季度均出現了下滑。
事實勝於雄辯。
iPad存在的意義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iPad相對於PC的長處在哪。
喬老爺向來擅長從人們習以為常的“合理”中看到“不合理”的存在。大屏幕PC執行的幾個功用,網頁瀏覽、遊戲、影音、辦公,無論desktop還是laotop,遠沒有做到盡善盡美。你不會捧著一個PC在公車上、在地體上刷網頁刷QQ,因為它太笨重,可你是有這個需求的。沒有支架,你無法半躺在床上用PC看網絡影視劇,但你是想這麼做的。
人們需要一個能塞進挎包裡、又可隨手扔在沙發上、類似PC的大屏幕設備,它要能實現移動網頁瀏覽、移動影音觀賞、碎片化的遊戲、輕量化的辦公。iPad是如何做到的呢:
1.將X86處理器換成了ARM處理器,能耗下降,散熱要求降低,因而能做的更輕、更薄。iPad Air 2今天不遺餘力做到了極致的6.1mm,人們才能更習慣雙手捧著它“移動”。
2.將觸控面板集成到顯示面板上,移動時的累贅——鍵盤、鼠標、觸摸板才統統消失,因為它們不再是必須的。
表面上,iPad將“PC”簡約成一塊屏幕、一面鏡子,實際上,它分解了傳統PC的幾個功用,然後再一個新設備上進行“重塑實現”,讓某些功用的應用場景有了更好的體驗。這才是iPad存在的意義。
iPad可能取代PC嗎?
關於iPad能否取代PC,這是一個偽命題。
庫克稱他80%的工作都是在iPad平板電腦上完成的,並認為每個人的工作都應該這樣,因為,“並不存在為什麼大家不應該這樣的理由”。但是這20%庫克無法在平板完成的工作是什麼?
使用觸摸交互的虛擬鍵盤,在iPad上編輯文檔,急著回復一封郵件的時候,效率還不及30多年前PC剛誕生的時候。鼠標指針可以對屏幕操作元素進行的精准定位,觸摸卻是模糊的、高出錯的;鼠標可以輕鬆選定操作對象,拖曳,單擊左鍵,單擊右鍵,滑輪滾動,配合鍵盤能實現的一系列複雜的組合操作;觸摸呢,只能單擊,雙擊,多點觸摸。
使用基於精簡指令集的ARM處理器,要把Photoshop、AutoCAD移植到平板電腦,讓開發者絞盡腦汁。而在閹割了一系列功能的情況下,即使不考慮功耗、發熱、續航,這些軟件在平板上的執行效率,用戶的使用反饋,均與傳統PC差了幾個數量級。更別說那些運行在科技機構、服務器上的更專業的軟件了。
恰恰就是這20%是PC無法被替代的理由。
混合平板似乎是更完美的形態
iPad的兩項“改進”並不難,摩爾定律持續發揮作用下,不用將X86處理器替換成ARM處理器,PC也能演繹平板的功用和體驗。
最新一代變形本Surface Pro 3,重量只有799克,網絡瀏覽使用時間達9小時,既能實現移動網頁瀏覽、移動影音觀賞、碎片化的遊戲、輕量化的辦公,連接上鍵鼠還可變身為傳統PC,玩複雜交互的PC遊戲、快速編輯文檔,運行大型生產力軟件。平板+PC的變形本,似乎才是未來。
隨著變形本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以及大屏智能手機的普及,平板市場可以預見將繼續萎縮。而之所以沒有出現快速下滑的情況,是因為蘋果為平板電腦這一形態產品傾注了相當的資源和精力,甚至為此忍受了低利潤率,售價比目前成本較高的變形本低了一半以上。
蘋果的眾多產品線中,iPad更新相當勤快。2012年當競爭對手踏入平板市場剛開始發力的時候,蘋果就在一年之中相繼推出了The New iPad(第三代iPad)和iPad 4。而為了防止競爭對手的7英寸平板圈住用戶,即使明知更低利潤率的iPad mini會顯著影響iPad銷量,忍著自己產品“互相打架”,蘋果也發展出iPadmini這一新品類,並且隔代就升級到IGZO的視網膜屏幕,各方面均領先於競爭對手。
前幾日發布的iPad Air 2,更是採用了比iPhone 6的A8芯片更強大的A8X芯片,引入TouchID,同等的800萬像素攝像頭,為了追求移動設備第一流的成像效果,用在平板電腦上的A8X芯片甚至集成了專門的相機處理模塊(獨立ISP是技術含量要求極高的一個模塊,也是iPhone成像效果領先於其它廠商的最重要原因)。試想一下,相比最新的iPhone,iPad現在擁有更大的屏幕,更強的處理器,進一步增強的續航,其它包括攝像頭、TouchID指紋識別、集成傳感器等內部組件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閹割,設備功用也非常齊備(蜂窩網絡版本就差可以通話了),售價卻更低,你甚至可以選擇一個“平板電話”來替代iPhone。
iPad如此給力的硬件更新幅度,產品競爭力繼續增強,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利潤率恐怕會進一步下滑;二是,蘋果同時祭出高配置、高品質、最優良的生態,以及相對蘋果其它產品罕見的低價,平板市場對手越發顯得“無力還擊”了。一個明顯的例子,顛覆如雷軍,他掌下的價格殺手小米做米Pad,售價都拉不下來,雷軍曾向外界暗示,小米進入平板市場根本沒想著賺錢(我覺得這次是真心話),只是為了“補齊”生態鏈中的一環。
蘋果為了“穩定”平板市場可以說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最大的努力,牢牢統治著市場,讓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倉庫裡吃灰。但是,再給力的硬件更新,也改變不了iPad只是大號“遊戲機”的處境。
iPodTouch已經很久沒更新了。MP4這樣一個過渡的小眾產品,它瀕臨淘汰的今天,讓我看到了一個純粹的平板電腦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