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2-25 12:13 AM 編輯 " ?7 F7 p: A' W+ B; }# ~- A5 H
+ q4 K% M/ j2 {5 i! K* x' {tvb now,tvbnow,bttvb
. P' L% ^+ d7 U+ Z! _2 f {+ }! gtvb now,tvbnow,bttvb【立達診所 張容蓉醫師】乳癌發生風險節節高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20年12月公布,乳癌已成為全球常見癌症的首位,取代原來第一名的肺癌。
; u) u* z' {3 B& a" \2 ?& N5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乳癌也是台灣國病,自2006年起乳癌就高居為台灣女性的第一癌,國健署最新的十大癌症統計(2017年)指出,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1萬4千名個案,相當於每37分鐘就有一名女性發生乳癌,發生年齡中位數也較其他癌症早。tvb now,tvbnow,bttvb9 F! a7 q+ n- O8 U
立達診所張容蓉醫師提醒,除了家族遺傳,高血糖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發的乳癌機率,比較一般人更提高兩到四成,因此糖尿病前期與糖尿病的婦女,一定要注意定期進行乳房篩檢,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S6 ~, t( S$ q5 {* G; Ktvb now,tvbnow,bttvb糖尿病增20-40%乳癌發生率 張容蓉醫師:高血糖是共同危險因子立達診所張容蓉醫師說,糖尿病與癌症是近年影響國人健康甚鉅的兩大慢性疾病,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包括乳癌在內的惡性腫瘤佔28.6%排名第一,糖尿病則高居第五大死因,台灣乳癌的風險因子除了家族遺傳,近年來醫界研究糖尿病與乳癌之間的關係,發現彼此關係密切,而共同危險因子是來自高血糖。tvb now,tvbnow,bttvb3 M. k( T2 G [$ C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一項大型研究(2011年),發現空腹血糖略偏高(100~125 mg/dL)的前期糖尿者(未達糖尿病的診斷標準126 mg/dL),死於乳癌等癌症的風險明顯升高。此外,醫界並指向包括肥胖、不健康飲食(如偏好油炸、含糖飲料),以及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型態,都是乳癌的危險因子。www3.tvboxnow.com% ]# @( v( D! O. Y7 g0 D
乳癌與糖尿病的相關研究頗多,瑞典研究(2011年)發現糖尿病會增加40%的罹患乳癌危險;台灣的相關研究,以2004年台大曾慶孝醫師分析健保資料庫25萬6千多筆糖尿病資料,發現糖尿病患死於癌症的風險,是非糖尿病患的1.28倍,以及有些癌症的死亡率,在年輕糖尿病患相對風險更提高。
; E7 U% ?8 t. d5 u9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項追蹤研究還有重要發現:糖尿病新發與相關癌症皆呈現年輕化趨勢,糖尿病增加5-20%台灣乳癌發生率;越年輕糖尿病患,乳癌死亡相對風險越高(55-64歲族群,相對風險RR:1.37;25-54 歲族群,相對風險RR:2.43)。tvb now,tvbnow,bttvb- g& ^3 l% k1 }& l7 D! Q% T, [
糖尿病為什麼與癌症有關?下一頁醫師更多知識告訴你$ L3 t& E9 R6 u& E' u
糖尿病為什麼會增加誘發乳癌等癌症?張容蓉醫師推敲,「有可能是來自於胰島素阻抗、高血糖、身體長期處於發炎,還有就是肥胖、不運動等多重因素影響,提高了乳癌等癌症的發生機會。」張醫師進一解釋,第二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在過去十年來的全球研究顯示,其發生乳癌在內的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都明顯比一般人高。www3.tvboxnow.com/ a0 o6 Z! w+ l
由於第二型糖尿病患絕大多數屬於肥胖,肥胖人的體內常有過多脂肪細胞,極易釋放某些成分引起發炎反應,讓身體對胰島素的正常反應變差(即胰島素阻抗性增加),此時身體組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這些葡萄糖進一步造成血糖上升,同時促使身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惡性循環下都可能造成癌細胞增生。www3.tvboxnow.com2 [" n, s3 X6 F* T# F; U# D j+ E+ A3 G& W
糖尿病藥物抗癌? 實驗室證實Metformin具抑癌細胞功能5 {9 I7 a5 L. G1 A. q9 L
糖尿病是乳癌的高風險因子,用藥是否能夠抑制癌症呢?張容蓉醫師說,目前使用的兩大類降血糖藥物,其中糖尿病口服藥物中的雙胍類(Metformin),在人體外的實驗已經被證實能夠抑制人類乳癌細胞的增殖,並可造成癌症部分細胞週期停滯。動物實驗也顯示Metformin可抑制實驗鼠乳癌細胞生長,相關糖尿病藥物的抗癌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www3.tvboxnow.com3 m) _9 t' }6 R" ~2 ^
張容蓉醫師強調,糖友千萬不要任意停用降血糖藥物,才能確實保護自身健康,降低罹癌風險。公仔箱論壇/ t( |9 m# \) O+ h& C: ^& t! R
立達診所張容蓉醫師:精準健康促進 五招預防乳癌高血糖與糖尿病患是乳癌的高危險群,生活要做到哪些才能預防乳癌?立達診所張容蓉醫師提供以下五招精準健康促進,幫助包括高血糖的婦女,一起擺脫乳癌風險:
$ A+ t, Y0 a; p' Q v0 y公仔箱論壇1. 定期進行乳癌篩檢% w. I) b1 s5 u& A, N+ d
乳房X光攝影與乳房超音波都是臨床醫學證實有效的癌篩檢測工具,研究指出,婦女每兩年一次的乳攝能降低41%的乳癌死亡風險,早期存活率達9成。國健署資料顯示,台灣婦女乳癌篩檢率達不到4成,遠低於歐美婦女的7成,張容蓉醫師呼籲婦女朋友不要只是做乳房自我檢查,應善用政府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45至69歲的女性)資源,每兩年做一次乳攝檢查。
! F0 O6 {" \/ u, C) _www3.tvboxnow.com張容蓉醫師提醒,若二等親內有乳癌的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0歲開始就要例行乳篩檢查。若是基因檢測發現帶有高風險的罹癌基因,也建議提早到40歲開始做乳房攝影檢查。年輕女性也不可以忽略乳房的檢查,建議從30開始,每一到兩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的檢查,希望能做到早期發現,多關心自己的乳房健康。
, f% o" J u0 \5 O公仔箱論壇還有哪些方式幫助精準預防乳癌?下一頁醫師再提供4招密技 M% Z" D2 L: X; \7 Q, V- U. I- i( e; a
2. 積極控制體重0 r) M& o3 |( Q* w: A! h
肥胖容易促進荷爾蒙分泌,荷爾蒙過度刺激是導致乳癌病變的重要原因。醫界證實,肥胖大幅增加罹患乳癌( 停經後婦女 )、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等多重癌症風險,而早發的年輕第二型糖尿病也與肥胖關係密切。因此肥胖者積極減重除了能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發生,也可降低乳癌的發生。3. 減糖飲食、多吃白肉與五穀蔬食
; d4 N9 d2 g- g0 E$ |, c' {tvb now,tvbnow,bttvb許多研究指出,乳癌、糖尿病的發生與高血糖有關,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每週喝三杯355cc的含糖飲料,乳癌病變的風險就會大幅提高,因為經常攝取精製糖會降低免疫細胞活性,導致基因突變,促使癌細胞快速增生。tvb now,tvbnow,bttvb9 X+ |* g0 |- o2 @8 z. L
張容蓉醫師建議,重度甜食的婦女一定要開始戒糖,同時改變生活型態,注重均衡飲食,並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的攝取,多吃高纖蔬果穀物的飲食,平時多吃糙米、五穀飯等食品,膳食纖維有助減少脂肪吸收,可降低癌症風險。tvb now,tvbnow,bttvb: @8 w5 Y' o& V9 c
4. 規律運動& S8 T5 g* C7 j( a
運動能夠有效降低乳癌等疾病風險,國外研究發現每周運動3到4小時,罹癌機率將可降低40%至50%,因為運動可以帶來體內賀爾蒙的改變,促進健康。. S+ i) p* w' u( |8 y7 N
5. 禁止抽菸、減少飲酒
7 D8 X9 }7 {; E( e; `2 F.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抽菸是造成糖尿病與乳癌的共同風險因子,酒精與包括乳癌在內的許多癌症有關。盡量不要喝酒,如選擇飲酒建議每日飲酒不超過一小杯。
) T3 Y; e9 e& g6 U/ R2 z張容蓉醫師呼籲有高血糖或糖尿病的人,務必要積極接受各癌症篩檢,婦女一定要提早進行乳房篩檢,並定期追蹤糖尿病病情。張醫師強調,糖尿病與癌症都是一個潛伏期很長的慢性過程,雖然兩者發生先後與因果關係仍待釐清,然而,它們都有共同的殺手幫忙催生: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肥胖、高糖飲食、菸酒以及缺乏運動等。
( a" m3 o3 M6 k! m# h! e張容蓉醫師強調,在生活中落實上述五招精準健康促進,可以有效降低第二型糖尿病與癌症的風險。
: E! b6 p& [8 {
+ `: i$ Z7 h7 ?% h+ |( G
! W! `7 g8 g2 O% c3 q C2 c) w+ U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