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新聞]
山東蓬萊村民被疑似蜱蟲叮咬染病致死
[打印本頁]
作者:
~嘉~
時間:
2010-9-8 07:45 PM
標題:
山東蓬萊村民被疑似蜱蟲叮咬染病致死
[attach]1123924[/attach]
“作案元凶”蜱蟲(資料圖片)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申亞欣)近日,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蟲咬死的新聞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據中國之聲消息,山東省蓬萊市新港街道灣子口村也出現一位村民疑似被蜱蟲叮咬而死亡。
據央廣記者介紹,7月中旬山東蓬萊崔先生的母親上山勞動時不慎被蜱蟲叮咬,皮膚上被咬出一個小洞。在幾天後,老人開始出現發燒發熱症狀,當地的醫院按照普通發燒進行治療後,病情並沒有好轉,反倒加重不少,老人的意識也慢慢模糊,還出現了大小便失禁的狀況。
在7月18號晚上,崔先生將母親轉移到了煙台市毓璜頂醫院就診。接診的醫生表示,這很可能是由于蜱蟲叮咬而導致的一種傳染病,他們已經接診過一些類似的病例。住院後老人的髒器出現明顯的衰竭,三天後去世。
崔先生講述說,在他們村目前只出現了他母親這一個死亡病例,但在其鄰村卻有兩位村民出現了類似的症狀,接連去世。
記者登陸蓬萊市政府網站,發現其7月28日曾發出公告稱,近日社會上流傳小蟲咬人導致死亡的說法,對此蓬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前段時間,衛生部門已逐級反映到國家有關部門,並且邀請了省、市專家來蓬萊市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社會上流傳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希望大家不要恐慌。
媒體報道的河南商城縣占魚山鄉下馬河村68歲的季德芳,去年10月初患疑似無形體病死亡。何為無形體病?記者在河南商城政府衛生局網站去年11月發布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防控知識》中了解到,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是主要通過蜱叮咬傳播,臨床表現為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多髒器功能損害。
1994年美國報告首例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2006年,我國在安徽省發現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發生。該病臨床症狀與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發生誤診,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作者:
dxb
時間:
2010-9-9 08:42 AM
蜱 (TICK)
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數都吸食血液。
本地常見的品種:
血紅扇頭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ous) (黃狗蜱)
主要寄生於狗和其它家畜,也侵襲人
可傳播寇熱(Q fever)和南歐斑疹熱(boutonneuse fever)等病
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
主要寄生於牛和其它家畜,有時也會襲擊人
可傳播寇熱(Q fever)
* * * * * * * * *
每年五月至八月都係一毒物(Vermin)活躍、繁殖期,?繁殖能力好強,隨時會比?咬到染病!
郊外的毒物很多,蜱蟲是常見的一種。
蜱蟲只有小豆點般的大小,行動緩慢,不會飛行,卵在泥土中孵化後,成蟲會爬到樹葉的葉尖上,等候人或動物經過時,依附在目標身上吸取血液,可以傳播致命的傷寒病毒,感染傷寒的患者會發燒、發冷、流汗、出紅疹,嚴重的病例還會引致脾臟和骨骼發炎,腸壁糜爛導致出血等。
行山人仕若穿短褲、短袖衫,極有可能被蜱蟲「黐上身」,手腳被叮致紅紅腫腫。「到時就好難整甩蟲!」
萊姆病的病媒是蜱蟲(俗稱壁蝨),常寄生在各種哺乳動物與鳥類身上,野外草叢也因鼠類亂竄而散佈蜱蟲。家中狗及貓隻也是蜱蟲喜好藏身之處。每年春末夏初是蜱蟲活動的旺季,咬人的稚蜱通常只有0.1公分大,被咬的人經常沒感覺;而稚蜱可以停留在人體表面叮咬吸血三至五天,洗澡也難以洗掉。因此,除了要定期為家中寵物清除蜱蟲之外,到野外時,應少到草叢中活動,以免被稚蜱叮咬而受感染。
徵狀
一旦被蜱蟲叮咬,蜱媒螺旋體進入人體造成萊姆病後,病程可分為三期:第一期時皮膚會出現特殊的遊走性紅斑,第二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喉嚨痛等。第三期則為多發性傳染,如關節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併發症。歐美有一半的萊姆病例會併發顏面神經麻痺,造成病人眼歪嘴斜等症狀,如可早期診斷,便可及時治療。
併發症
第三期萊姆病可併發腦炎及腦膜炎,並有致病危險。孕婦若感染萊姆病可能造成胎兒畸型,使胎兒的肝、腎臟、骨髓中充滿蜱媒螺旋體,四分之一的孕婦會早產,胎死腹中的比例也相當高。
預防
家中有寵物者應定期為寵物驅除壁蝨,並注意家中環境衛生,外出旅遊亦要穿保護衣物提防蜱蟲叮咬。
* * * * * * * * *
蜱
除因口器深刺寄主皮膚,強行拔除,導致口器殘留於傷口內,而可引起發炎潰爛或唾液腺含有某種神經毒素造成麻痺外,其幼蟲、若蟲、雌蟲及雄蟲均會叮咬吸血,而會傳播疾病。傳播的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土勒病、蜱媒回歸熱、落磯山斑疹熱、馬賽斑疹熱、Q熱病及萊姆病。因為蜱吸血常需數天或數週,其唾液腺含有Kiniase,可以減輕寄主的痛苦,所以大多數蜱吸血時,寄主並不感覺疼痛。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