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科學 9 ?. v9 U" d. U5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Y9 Q3 I! h. J6 s
9 ]; I, K$ R$ {* E2 l* _公仔箱論壇 ) G0 ?: y q) j* f, G清晨披讀報紙,國內國外,各方電訊,逐一瀏覽,你若稍加敏感,你將覺得世界任何一角落,出了任何一些事,都可和你目前生活相關。中國詩人用的世網二字,現在更見確切。世界真如一口網,橫一條,豎一條,東牽西拉,把你緊緊捆紮在裡面。你若住在繁華都市,如上海之類,你拋棄報紙走向街中,你將更感到外面火雜雜,亂鬨哄,不由得你心裡不緊張,要耳聽四面,眼看八方。總之,目前的科學愈發達,世界愈擠得緊了,人生因此愈感得外面壓迫,沒有迴旋餘地。個人小我的地位幾乎要沒有了。只有在傍晚或深夜,當你把當天業務料理粗完,又值沒有別人打擾,偶爾覺得心頭放鬆,可有悠然的片晌。否則或暫時抽身到山水勝地或鄉村靜僻處,休假一兩日,你那時的心境,真將如倦鳥歸林,一切放下,一切鬆開。你將說這才是我真的人生呀!! b0 x/ a# P0 X) [, R
# ^2 F0 `% x* M) n&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讓我們記取上面一節話,把想像提前一兩個世紀,乃至七八百年,一兩千年,那時的人生又是怎樣呢?不用說,在那時,現代科學尚未興起,世界是鬆散的,不緊湊,人生是閒漫的,不慌張。你為你,我為我,比較地可以各不相干。他們外面的世界,物質的環境,比我們狹小,但他們內部的天地,心上的世界,卻比我們寬大。淺言之,他們的日常生活,大體上應是常如我們每天傍晚下了公事房,或者常如我們在週末下午與星期日,他們日子過得較舒閒,較寬適,或可說他們畢生常如我們在春假的旅行中。你不妨把一個農村和一個工廠相比。農夫在田野工作,和工人在廠房工作,他們的心境和情緒上之不同,你是知道的。又譬如設想在海港埠頭上的一個旅館,和在深山裡的一個佛寺,當你和一大批遠道經商的隊伍,初從海輪上渡到這埠頭上的旅館裡來,和你伴隨二三友朋,坐了山轎,或跨了小驢,尋訪到一個大樹參天下的古寺的山門口相比,你將約略明白得現代生活和古代生活在人的內心上之差別處。7 B* f! {8 j. J7 Y
/ O3 i4 g( T) c) M9 w3 q4 K E公仔箱論壇 4 f4 r. ^: |' O6 _$ Ktvb now,tvbnow,bttvb無意識的心理狀態,見稱為近代西方心理學界一大發現。人心不完全在當前的意識中浮現,還有好些隱藏在當前的意識之外的,好像有一條界線存在。浮現在此界線之上的,成為意識,沉澱在此界線之下的,當時並不意識到。此一界線,心理學家稱之為意識閾。閾下意識又稱潛意識,又稱無意識。但此只是一個約略譬況之辭,也可說當下意識成一圈,排擠在圈外的,一時意識不到,也可稱為外意識,或邊意識。此種閾上與閾下,圈內與圈外,也並非有一截然鮮明的區劃,只是逐漸模糊,逐漸黯淡,乃至於完全不知,也並非永遠如此區分著。實際上則常在變動,有時閾下的升起,閾上的降落,圈外的擠進,圈內的逸出,因此心態時時刻刻在變。總之當前意識到的決非人心之全部。論到此閾下閾上或圈外圈內意識與潛意識之份量及界域,亦各人不同,各時不同。有些人在有些時,可以說閾上的意識只占極少一部分。有人有時則閾下意識少,閾上意識多了。或說此意識圈放大,圈外少了,圈內多了。有人有時反此。有人有時閾上閾下圈內圈外的變動疏鬆而靈活,有人有時則變動甚難。所謂變動難者,即是閾下的升不到閾上來,圈外的擠不進圈裡來,如是則成了心態之硬化。有人有時閾上閾下或圈內圈外雖有隱顯之別,而並不感有衝突。有人有時則潛意識與顯意識衝突了,甚至於破裂成兩個人格。譬如一個政府,由社會下層革命,或四邊外族入侵,割據反叛,形成無政府狀態,或兩個政府對立。這些花樣,近代西方心理學家研討得極有興趣,大致已成為一般常識了。 . z, Q: n) P! V/ ]/ }- x, r, R1 J; K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o2 H* g5 q+ z. p7 w* P
其實意識只是人心隨時一個集中點。人心必向某一對象而動進,此種動進,心理學上亦稱注意。注意所在便成意識。一切意識,都湊聚在此注意點之中心與四圍,漸遠則漸模糊而成無意識或不意識。因此閾上閾下與圈內圈外之分,其實只是對當前一個注意點的親近與遠隔之別。注意點轉移,則全個心態亦隨而轉移,親近與疏隔的部位換了,便說圈外的擠進圈內,閾上的降入閾下。若使此心對一切全不注意,不向任何一對象而有所動進,那時則此心便如模糊一片,圈內圈外閾上閾下的界限泯失了。人在睡眠狀態中,便成此像。心的集中,你須用一些力量來控制。那些控制力薄了,心便散漫,全不控制,心便集中不起。當你想睡眠時,你必試使你對心的控制解放,讓心散了,對外全不注意,便易入睡。當你睡後初醒,你必試使你對心的控制加強,你只一加控制,你心便興奮集中起來,便成覺醒狀態。如是則那條所謂意識圈或意識閾,本由人心集中時所引起。你把你所要意識的集中起來,把不須意識的排擯在外,扼抑在下,便成意識與不意識之兩半。你控制集中的力量強或弱,便成心態之緊張與弛散。緊張心態下意識容易鮮明,但亦容易分成兩半。弛散心態下,意識不容易鮮明,但此心卻容易溶成一片。 6 E& _! l3 G: L6 O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o X- ^; v ?7 s; p
莊子曰:“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人心集中注意,其原始必有所要求,此即莊子之所謂嗜欲。因你有所要求而把自心集中起來,合你要求的,讓進意識圈,鮮明活躍,不合你要求的,排除在意識圈外,模糊黯淡。你把你的心如是般一組織,有好處也有壞處。譬如人群組織一政府,自然有它的需要。但在政府內的,當權用事,在政府外的,便閒散沒用,而且壓抑不自由。《列子》裡有一段寓言,說一人入市,見金即攫,為人所捕,問何膽大,答作雲,那時見金不見人。這是他注意太集中了,情緒太緊張了,想攫金的嗜欲深,因此雖有旁人,全不顧及,心不在焉,視而不見,把眼的天機窒塞了,這正是莊子話的一個好證。從歷史講,死去的人的力量,實在遠比活的人的力量大。把人的一日講,夜裡睡眠時的力量比日間醒覺時的力量大,一切聰明氣力,都在夜裡養息,再在日間使用。從當前一刻間的心態講,意識圈外的邊遠意識,比意識圈裡的中心意識並不是更無用。莊子之所謂天機,正要讓此種邊遠意識活潑參加到中心來活動。你若排除太甚,壓抑太過,不僅使你天機淺塞,而且要生出反動,引起紛擾。正如一個政府,太求堅固了,太愛集權了,使他與下層社會太隔離了,不僅要減輕這政府的智能,而且要引起革命,使此政府不免於顛覆。心理學上所謂人格破裂,神經錯亂,乃至一切瘋狂狀態,莫非此心太緊張太壓抑所致。較輕的症候,便是夜裡做夢,日間那些被驅逐在意識圈外的邊遠意識,一到夜裡,你的控制力鬆了,他們便偷進意識圈肆意活動。那時雖非人格破裂,雖未走入瘋狂境界,但總是你心裡的紛擾與反動。莊子說:“至人無夢”。這一境界,便是告訴你心像安恬,精神平帖,全人格協調一致,你心裡沒有反覆不安的分子潛伏著,那種心態一到日間,自然神志清明,天機活潑,可以泛應曲當。《易經》上說:“通晝夜之道而知”。便是此種境界。你若太凝視一個字,凝視得太集中,太緊張,反而對這一字形惶惑認不清。你若使勁要找地下一個針,用盡你的眼力,那針反而找不到。你能放鬆些,散淡些,讓你的視力天機用事,那針忽而會自己投進你的視線,無意中覕見了,全不費力。這是你易懂的鐵證。6 `# H- j Z7 X' V
) p' q- k3 D8 B8 Jwww3.tvboxnow.com讓我們把人心約略分成緊張與鬆弛的兩型。緊張的人,譬如一個手電筒,你把光點擰得緊湊,光力是強了,光圈亦縮了。鬆弛型的,譬如手電筒的光點,反擰過來,把光圈放大,但光力則微了。慣於緊張集中的人,他常把心力用在一點上,四外的全排除,因此易深入,也易偏至。慣於弛鬆散淡的人,他並不把心老集中在一點上用,因此他所見較寬較全,但不深刻,不細緻。在理智上講,前一型的人,宜於在自然科學上探求。後一型的人,宜於在人文科學上體會。從情感上講,前一型的人是強烈的,富於侵入性。後一型的人,是平淡的,富於感受性。西方民族比較前一型的多些,中國人則比較後一型的多些。這種區別,還是由於自然環境及其生產事業而來。沙漠遊牧人與海洋商業人,因其生活迫蹙,事事有所為而為,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緊張習性。平原農耕社會,生事寬閒,無所為而為的時候多些,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鬆弛習性。西方自然科學是緊張心緒下的產物。他們愛把一切不相干的東西儘量剔除,專從一點上直線深入,因此便有一切科學知識之發現。宗教也是緊張心緒下的產物。一切西方宗教經驗下之種種見神見鬼,在心緒鬆弛的人看來,都像是神經過敏。若把心理分析術來說明,其實便是他的邊外意識侵入中心而引起。凡屬熾熱的宗教心理,必帶一種最強烈的天人交戰之感,在其內心深處,必起一番大革命。因其平常心理組織太堅強而硬化了,一旦失卻平衡,閾下意識圈外意識衝進心坎,把原來的中心組織徹底推翻,徹底改造,人格上發生大震動,舊人格崩演,新人格赤地建新,這是宗教經驗裡的最高境界,使人如瘋如狂地走入一新天地。在宗教裡算是神感,是天賜,是上帝降靈。其他如戀愛心理戰爭心理,也都是緊張型的產物,都要火熱地不顧一切地向某一點衝進。全部人格集中在這一點上,若把閾上閾下來形容,他的心理狀態,應像一金字塔,閾上的凝結成一尖頂,便是他戀愛的對象,鬥爭的對象,其他一切,全壓制在塔底下,壓抑得透不過氣來。這種心態根本不安和、不寧定。在愛神腳下,在戰神旗下的,易於瘋狂,也易於回過頭來皈依上帝,信仰神力,其實上帝和神力,正是他邊外意識侵入中心之一番大革命。莊子書裡常頌讚一種虛靜的境界,後來禪宗說的常惺惺,宋儒如周濂溪所謂靜虛動直,程朱所謂居敬。常用這些工夫的人,染不上愛魔,走不上火線,不能戀愛,不能戰鬥。所謂虛靜,並不要他心上空無所有,只是鬆弛,不緊張,無組織,平鋪地覺醒,把全個心態敞開,開著門,開著窗,讓他八面玲瓏,時時通風,處處透氣,外面的一切隨時隨地可以感受,內面的一切隨時隨地可以鬆動,全局機靈沒有壓抑,沒有嚮往,這時是常惺惺,是敬,也是活潑天機。如是的人,全個心態融和。譬如一杯清水,沒有一些渣滓,不在自己心裡築圍牆,不讓有閾下或圈外過久有壓抑排擯的心能。如是的人,也不能信宗教。所謂不能信宗教,只是不會有那些見神見鬼的宗教上的活經驗,他將感不到那種天人交戰的大決鬥。那種天人交戰的大決鬥,東方人反而看不起,認為是人格上之不健全與不穩定。如是的態度,用在理智上,也不會閉塞各部門各方面,只向一點直前鑽,因而不能發明近代西方自然科學上的種種新知識。# i; Q- x( Z/ E
www3.tvboxnow.com+ ]( Q) M) w) \* y1 b0 x/ q0 H
前一種緊張心型,應用在宗教上,是上帝與魔鬼之對立。應用在哲學上,是精神與物質的二元論。應用在政治社會的組織上,是階級與法治。應用在人生上,是強力奮鬥與前進。應用在理智上,是多角形的深入與專精。後一種鬆弛心型,應用在宗教上,是天人合一。應用在哲學上,是萬物一體的一元論。應用在政治社會的組織上,是大同與太平的和平理想。應用在人生上,是悠閒恬淡與寧靜。應用在理智上,是物來順應,斟情酌理,不落偏見。東西雙方一切文化形態,全可從此一分別上去悟會。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4-5 11:16 PM
推概與綜括www3.tvboxnow.com) ~5 J8 Y9 _7 p4 u
公仔箱論壇+ ]7 N, w }6 V y4 Q
知識必附隨於對象而起,對象變,則求知的心習與方法亦當隨而變。知識對象,大體可分為自然與人文兩大類。或分為物質與生命兩大類。生物學在第一分類應歸入自然,與人文不同。在第二分類,則與人文同列,而與物質不同。若把一切知識作一簡單之序列,從自然到人文,最先應為數學與幾何,即最抽象的象數之學。其次為物理與化學,再次為天文與地質,這些全是無生命的物質。其次為生物,再其次為人文學。人文學中再可細分各部門,自成一序列。5 H$ e( U; |: l0 b* G0 R
; E# y% f" [8 N2 L) Twww3.tvboxnow.com象數之學有一特徵,即為最抽象最不具體的,因此也為最可推演的。二加二為四,一個三角形之三個角,等於兩直角。這些不煩一一證驗,一處如此,到處皆然,一時如此,時時皆然。若使火星上有人類,他們也發明數學與幾何,勢必仍是如此。因此易於使人想像其為先經驗而存在的,此亦謂之先天,乃是謂其不煩人類之一一再經驗。這些知識最可推概,推一可以概萬。人類習熟於此等知識,便喜運用演繹。但這些只限於象數之學的範圍,物理學化學便不盡然。物理與化學也建築在抽象的形式上,也可用像與數的公式來推演。但已有了實質,已有了內容,已逐漸的具體化了。天文與地質,則更具體,更有內容,推概的範圍便須更縮小。如以氣象言,你根據大西洋東岸的氣象,並不能推測到大西洋之西岸,你根據北極圈附近的氣象,並不能推測到赤道附近。你發掘這一處的地層,並不能推測到另一處。你須將種種天文地質的具體事像歸納分類,再從這些分類中籀出一般綜括的知識,然後再根據這些知識來推概你所不知的。其實象數之學原始形態也如此,你先把兩個加兩個,知道它等於四個,然後再把另一種兩個加兩個來證驗其是否成四個。不過象數之學絶無例外,因此一推不煩再推,此項知識可以無限伸展,伸展到你經驗之外,而絶對地可信。你把槓桿起重,把水分為氫二氧一,這些也如此,一驗不須再驗。此等知識,因其不煩多經驗,因其不再為新經驗所搖動,因而覺得其可靠,覺得其有客觀之存在,覺得像是絶對地成立而無所依賴,覺得像是一種自明之真理。今天太陽從東方出,明天太陽從東方出,但你絶不能說千萬世以後永遠有太陽從東方出。天地變了,太陽可以不再從東方出。但若另一天地中亦有數學,你仍可想像他們那個世界的數學,仍是二加二等於四。原來象數之學,本是一種靜定的學問。何以能靜定,因你把一切具體的抽象化了,製成一形式,並無內容存在,自然可以靜定。若你把具體內容加進,便立刻會發生變動。一滴水加進兩滴水,那裡是三滴?兩根正在燃燒著的火柴,再加上兩根,一併燃燒,一忽兒一根也不見,那裡是四根?樹上三隻鳥,一槍打死了一隻,哪裡能還留兩隻呢?有些物理學和天文學,也不過應用那些象數學的法門,把具體的抽象化,將內容擺除開,變成純形式的,好據此推概,而也適當我們所需要之應用,遂成其為今日舉世震驚的自然科學。其實近代自然科學已有不少運用了綜括的知識,歸納法的重視,近代自然科學也不能自外。但到底抽象重於具體,重量過於重質,推概重於綜括,演繹重于歸納,人類還是想慕那些超經驗的客觀的自明真理,而象數之學還是今日一切自然科學之主要骨幹。 + G! a: ^1 `1 }) W+ p E$ v2 e. M & E0 Z7 K' k. y再說到生物學,這已在自然物質中間添進了生命。生命與無生命的區別,直到如今,沒有人說得清。至少生命是有經驗的,物質則只有變動,不好說有經驗。東風吹到西風,上水流到下水,只是變動,也還只是一種形式,不能說風與水在變動中有它自身內部的經驗。生物如最低級的原形蟲阿米巴,稍高級的如一叢鮮苔、一根草,你不能說它絶沒有一種覺知,你便不能說它絶沒有一種經驗。生命愈演進,生命的內部經驗愈鮮明,愈複雜,愈微妙,於是遂從物質界裡發展出精神界。物質界一切變化是純形式的,生命界的一切變化,則在形式裡面賦以內容,即是變化中附隨有經驗。經驗之累積,便成其為精神界。試問對於這一界的知識,如何可以仍用純形式的,無內容的,超經驗的象數之學一類的靜定的格套來駕馭,來推概。我們對於生物學的知識,只有把一切生物的一切現象,只要能知道的,全部羅列,做成各種分類,排成各種序列,來解釋,來想像,來透進其內部而從事於再經驗。這只是一種綜括性的蓋然的知識,決不能造成推概性的必然的理論。www3.tvboxnow.com7 A) J$ _: X" Y% r
: w6 w4 |7 E! \公仔箱論壇生命中有人類,人類生活演進而有歷史與文化。所謂人文學的一切知識,更須綜括,更只能獲得一種大體勢的蓋然性的想像和解釋。而且人文學也不比生物學,每一類別中,復有極大的個性差異,有顯著的標準性與領導性的優級個性之存在。譬如你研究政治,在政治經驗裡,便有不少具有標準性領導性的優異人物。譬如你研究宗教,在宗教經驗裡也有不少具有標準性領導性的優異人物。在每一類別中,又有不少的類別。你如何再能留戀在那些無內容無經驗,而純形式的空洞的,像象數之學一類抽象的硬性推概的必然定理,來想把握到人事之萬變的蓋然的活動知識呢? 4 \, `0 n# {4 u e8 O) J$ Y8 K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L+ U- o3 V8 n+ N7 V
西方人對抽象的象數之學,很早就發生興趣。柏拉圖的學園,大書不通幾何學者勿入吾門。後來中世紀的神學,近代自然科學都不論。即如他們的哲學,也幾乎全站在某一點上向前作直線的推論,邏輯的必然性的超經驗的演繹,無限向前。宇宙論形而上學占了絶大篇幅。留著很少的地位落到人生論,以為如此般地便可以籠罩人生。直要到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始算是正式在人文學上用心思。然而他是用哲學來講歷史,仍不是用歷史來創哲學。他的有名的辯證法,依然是一套象數學的抽象精神在裡面作骨子。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開始從人文學直接引出行動,而有俄國式的無產階級革命。這是一套運用科學精神的革命。如實言之,是運用一套自然科學精神來在人文社會中革命。先從某一點上直線推演出一套理論,再從這一套理論上用革命手段來求其實現。凡與這一條直線的理論不相適合的一切排除。自然科學家所謂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全用上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便是一番大膽的假設。革命過程中嚴格的規定路線,統一理論,清算反動思想,統製革命步調,便是自然科學家在實驗室裡小心求證的一套工夫。無奈是把自然科學侵入了人文界。自然科學實驗室裡的一套實驗,不妨有失敗,失敗了可以再實驗。若把這一套精神運用到人文界,則人類文化前途,受福的分數到底敵不住受禍的分數更多些。 1 n/ ~9 i2 n$ M) l ' O ?7 @# T3 Vtvb now,tvbnow,bttvb中國人一向在自然科學方面比較像是落後了,但其心習與其求知的方法,似乎與人文科學較為接近,較為合適。他們尊重經驗,愛把一點一點的經驗綜括起來,不肯專從某一點經驗上甚至某一個概念上來建立系統,更不敢用一條直線式的演繹來作出邏輯的必然定論。只在每一點經驗上有限地放大,做成一小圓形的蓋然的推說。點與點之間,常留鬆動與推移之餘地。不輕易想把那些一點一點的經驗在某一理論下嚴密地組織。理論決不遠離了經驗向前跑。不輕易使理論組織化與系統化。他們的理論只是默識心通,不是言辯的往前直推。他們愛用活的看法,深入一物之內裡,來作一番同情的再經驗。他們常看重優異的個別性,看重其領導性與標準性,因此不愛作形式上的類別,重質而不重量。常愛作一渾整的全體看,不愛分割,不尚偏鋒。物質雖屬自然,卻易用人力來改造。精神雖屬人文,卻須從自然中培養。西方人偏重自然,因此常愛用理想來創建人文。東方人看重人文,因此常愛用同情來護惜自然。心習不同,求知的方法亦不同,因此雙方的文化成績也不同。近代在西方人領導下,人文知識落後,已與自然科學的前進知識脫節。如何融會貫通,我們東方人也該盡一些責任了吧!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4-5 11:18 PM
直覺與理智 9 `9 L: Y( M1 B$ f: Z$ X0 D2 P ' ~7 p1 {- e' @1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R0 ^* Y* V9 P!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思想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運用語言文字而思想的,我己在物質與精神,經驗與思維的兩篇中約略說過。另有一種不憑藉語言文字而思想的,這一種思想,最好先用不能運用語言文字的動物來說明。其實此種思想,用語言說來,便是不思想。 % m9 M3 `" C/ v1 Q : ]8 S( D( w7 B) V( P* [# w5 f7 x公仔箱論壇最顯見的,如蜘蛛結網。它吐出一條長絲,由屋簷的這一邊蕩漾而掛到屋簷之那一邊,然後再由那一邊迴蕩到這一邊掛上,如是幾番蕩漾,把那條絲在兩檐間搭成一大間架,然後再在那個大間架裡面,往來穿織,織成了一張很精很密的網。然後蜘蛛躲開了,靜待一些飛蟲們粘著在那網上,好充它的食料。這一段的經過,在蜘蛛說來,實在是一番絶大經綸,但他似乎並未經過有思想。但若試由你我來替作,也由屋簷之這一邊,到屋簷之那一邊,也像蜘蛛般,用一條細絲來憑空結成一網,那你我勢非運用一番思想不可了。在蜘蛛何以不用思想而能,近代心理學家則稱之曰本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J& }, E) ]2 M s
- J, u/ [: _$ Q2 f' c. R
又如蜾臝蟲捕捉螟蛉,把來藏在陰處,再從自己尾梢射出一種毒汁,把那螟蛉麻醉了。然後在那麻醉的螟蛉身上放射子卵。待那些子卵漸漸孵化成幼蟲,那時螟蛉尚在麻醉中,尚未腐爛,然後那蜾臝的幼蟲,可以把螟蛉當食糧。待到螟蛉吃完了,幼蟲也長成了蜾臝,可以自己飛行覓食了。這又是一番大計劃,大經綸,但那蜾臝也像沒有如此思想過,只是平白地徑直懂得做這件事。心理學家也稱此為本能。$ \& I5 @5 {+ s8 E j
& k& Z+ Z6 v" s$ Gtvb now,tvbnow,bttvb其他動物界如此般的例,舉不勝舉。我們是否可把人類的行為移用來說明這些,認為它們實在也有了思想呢?但這種思想,顯然和人類之思想不同,最多我們也只可說他們是一種默思,或說是深思。何以稱之曰默思?以其不用語言,不出聲,乃至不用不出聲的語言,那種思,便是默思了。至於我們人類用不出聲的語言在心裡默思,那尚不是真默。因其只默在口,而非默在心。上舉的蜘蛛蜾臝,則是默在心,因此我們人類便稱他沒有思。但他究與人之有思同其功用了。因此我試稱之曰真真的默思。何以又稱之曰深思呢?因人類運用思想,多要憑藉語言文字。憑藉語言文字的思想,只是把思想平鋪開。即如上舉蜘蛛蜾臝兩例,它們那番默思的經過,若用我們人類語言文字如上述般記錄表達,便是平鋪開了。在蜘蛛蜾臝之本身,則並沒有像我們人類所運用的語言文字,可以把它們的思想平鋪放開來。因此他們之所默思,只緊緊地凝集在一點上,或說緊捲成一團,而使我們要驚奇它們的神秘了。因此我試因其深不可測,而稱之曰深思。但心理學上則只叫它做本能,又稱為直覺。tvb now,tvbnow,bttvb. ~/ `) I; U. e( ^, z: v9 r
公仔箱論壇8 C) U- a! r( o. g) W5 o; o
柏格森愛用直覺和理智作對比。若仍用我上面的話來說,仍可說理智是平鋪放開了的,而直覺則是凝聚卷緊著的。換言之,理智是分析的,直覺則是渾成的。再用一個譬喻,理智譬如布演算草而得出結數,直覺的結數則不由布演,不用算草,一下子用心算獲得。今試問,人類心態何以能由渾成展演而為分析,主要應歸功於人類之能使用語言。一切理智分析,都得建基在時間與空間之分析上。詳細說來,如蜘蛛結網,最先由屋簷之這一邊到屋簷之那一邊,你說這一邊那一邊,即有一種空間觀念加入了。你說先由這一邊再到那一邊,即又有一種時間觀念加入了。如你沒有空間與時間觀念之分析,你將無法說話,亦將無法思想。但亦可說,你若沒有語言使用,你就無法生起時間和空間的明晰觀念。如在蜘蛛的直覺裡,應該沒有所謂這一邊與那一邊的分別,也沒有先由這一邊而後再到那一邊的分別的。如是則在蜘蛛的直覺裡,應該沒有空間,沒有時間,一切不分析,而渾成一片。再用人類語言說之,那只是靈光一閃,靈機一動而已。再細言之,在蜘蛛的直覺裡,亦並沒有我織成了這一個網,可以用來捕捉蜻蜓或蚊蠅之類,來為我充飢的想法。因此在蜘蛛這一織網工作中,亦沒有人類所謂之仁慈或殘忍,自私或大公的許多道德觀念或功利觀念之加入。你若把這些觀念來評判蜘蛛,可知於實際無當。公仔箱論壇8 p/ V% d: F8 {: P
9 t' i8 n+ y" ~4 U
人類語言則是經歷了很長時期而逐漸創造的。因此人類理智中之時空觀念,也必經歷很長時期之演進而逐漸地鮮明。但到今天,我們則認那些觀念謂是一種先天範疇了。如實言之,我們盡不妨認為人類心靈其先也只是直覺用事而已,必待語言發明逐漸使用,然後逐漸從直覺轉化出理智來。 . h. u8 ?! R7 y. H& t : ]7 o2 ~" X* |公仔箱論壇在這裡我們若深進一層講,便有人類哲學上兩個極神秘極深奧的問題發生。第一是萬物一體的問題,第二是先知或預知的問題。蜘蛛因為並沒有我在織網捕捉飛蟲的想法,所以若用人類理智的思想慣例來看,蜘蛛的直覺裡可以說它是抱著萬物一體觀的。又可說,蜘蛛的直覺裡,好像有一個預知必有飛蟲誤投我網將粘著以供我食的觀念,因此又可說直覺裡是有預知的部分的。換言之,蜘蛛的直覺,可以從自己體內直覺到自己之體外去,又可從這時現在直覺到未來將然處去。那豈不甚堪驚奇嗎!其實這亦是尋常事。試問蜘蛛乃及一切動物之直覺本能,如他們不能由內直覺到外,從現在直覺到將來,他們又如何能在此天地間獲得生存呢? 9 }$ {; E7 [- e4 K" V公仔箱論壇. q$ \* G0 e1 m
其實這些神秘驚奇的事情,也並非昆蟲動物之類有之,在人類間亦有之。尤其在人類之幼小時期,當他沒有學得一切語言文字來運用思想發揮理智之時,此等心能,卻特別顯著。即如嬰兒吸奶,在他亦只是一種直覺或本能,其實也好說嬰兒正在默思與深思,他似乎預知他此刻不吸奶將會餓,餓了便會死,所以必該得吸奶。他似乎又預知只要一啼哭,有人便會把奶遞給他。他又像預知如何用嘴放在奶上,如何用力吮吸,便可使奶汁流入他腹內,便可解救他饑餓。這一套,自然不能說是他的知識,因知識只是知道當前的,已經驗與正在經驗的。而他這一套,自啼哭以至吮吸,乃是直透事變之未來,直是一種先知。其實在他的心知上,連母親和奶和他自己都不知道,亦都未曾加之以分辨,只是渾然一片。因此在他心知上也是萬物一體的。你若把嬰兒啼哭要奶當做是人類自私心之最先發動,那又大錯了。試問在嬰兒又何嘗有此感想呢?公仔箱論壇7 ~; ?" K' [1 ~ h
) c" H L( \6 r0 o8 t. G9 k
人類理智的長成,最先只是追隨在此一套直覺之後,而把人類自己發明的言語來加以分析,說這是母親,這是奶,這是你餓了,現在是飽了。這是你,你餓了,只要吸吮母親的奶,便能不餓,便能飽。其實這些話,並沒有對嬰兒之直覺上有了些增添,只是把他的直覺平鋪放開了,翻譯成一長篇說話。把凝聚成一點卷緊成一團的抽成一線,或放成一平面,漸漸便成了人類之理智。這正如莊子之所謂鑿混沌。然而渾沌鑿了,理智顯了,萬物一體之渾然之感,與夫對宇宙自然之一種先覺先知之能,卻亦日漸喪失了。 3 d$ B; C1 f4 u) F' G- Jwww3.tvboxnow.com $ A% V( T+ x9 W至於嬰兒如何地在他嘴唇和舌上用力,如何把母親的奶吸入己肚,又如何在腹中消化,此等動作,在嬰兒雖是不學便能,在大人卻直到現在還不能把語言來詳細地分析,詳細地敘述,因此依然還是一神秘。這便是中國思想傳統之下所講的天人之別了。 , c; y$ D9 m! R! Z" l公仔箱論壇 8 |( W% B& R" \公仔箱論壇我們現在再把此一類事引申,轉移到大人身上來。其實在大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此一種情形,亦時有發現。如當你有一番極真摯的感情,由你心坎深處突然流露,在你已深切感到,而不及用語言文字來分析,來解釋的,豈不很多嗎?又如你日常行動,不在你理智指揮之下,而繼續不輟,默默地,深深地,嚮往追求,連你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的,豈不也是尋常有之嗎?又如當你靈機一動,靈光一閃,忽然像覕見了什麼似的,你若用語言文字五細細籀繹,可以放開來成一番大理論,寫一篇長文章,豈不是直覺在先,逐漸把語言文字如抽絲,如掘井般,才逐漸引申透冒出來嗎?總之,理智是較淺較顯的,直覺是較深較隱的。理智是人文的,後天的,而直覺則是自然的,先天的。我在這裡絲毫沒有看輕理智的意思,但理智根源還是直覺,則是不煩舉證,隨處可見呀!總之,是人類脫離不了動物與昆蟲之共通性,人類亦脫離不了自然界,僅能在這上增添了一些理智,這實在是不值得大驚小怪的。 # R& M; |' ?* M6 ~, U1 p* \( Cwww3.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r0 H! Z( l. e7 e8 i! k/ f
而且人類理智,縱然是日進無疆,愈跑愈遠了,但萬物一體的境界,與夫先知先覺的功能,這又為人類如何地喜愛羡慕呀!其實這兩件事,也極平常。只要復歸自然,像嬰兒戀母親,老年戀家鄉般。東方人愛默識,愛深思,較不看重語言文字之分析。在西方崇尚理智的哲學傳統看來,像神秘,又像是籠統,不科學。但在東方人說來,這是自然,是天人合一,是至誠。這是東西文化一異點,而雙方語言文字之不同,仍是此一異點之大根源所在。惜乎我在這裡,不能細細分說了。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4-5 11:19 PM
3 c, r2 A$ ]" T& V6 L.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試舉一例:心理學乃近代西方人文園地裡最先進入科學的一門學問。但近代西方的心理學,並不能說它是人文科學。它只是由人文科學的園地裡割讓了,出賣了。最先割讓與物質科學,稍後又出賣與生物科學。西方人最先講心理學,只是講些物理學,如眼如何能看,耳如何能聽。後來講的,也只是講些生物學,如制約反應等的實驗之類。我們並不說物理學生物學與心理學作不相關,但人類的心理學應該有在物理學與生物學以外的自己園地與生命。這一番理論西方的科學界聽了,必不會贊成。這倒不在乎。所惜是西方也有贊成此番理論的,卻大體是宗教家,不是人文科學家。人文科學在西方,依然是一片荒蕪,還沒有認清楚自己的園地。還沒有培植上自己的種子。8 x. C$ B: _: w; y' w3 |
# G; X( Z- L( S% X7 U) i, o
上面所論,我們要求對於某項事類有真知識,則必向該項事類之本身去找尋。此乃一切科學最普通基本的則律。達爾文的生物學,不能乞靈於牛頓的物理學和天文學。我們要建立新的人文科學,自然也不該乞靈於牛頓與達爾文,更不應該乞靈於上帝或神。就達爾文以來的生物學而言,生命是沿著一條路線而演進的,因此生命有階級,有等差。白鼠、兔、狗等等的心理,有些和人類心理相同,但究是有些而已。把人類較之白鼠、兔、狗,其間等級的差異,是不該忽視的。即就人類論,初民社會,低級淺演的民族,較之高文化的社會,其間亦有很顯著的階級等第,也同樣不可忽視。即在同一文化社會之內,個人間的差別等級,仍不該忽視。即就幼童論,他們尚未經社會種種陶冶,但他們間已盡有差別,有的是天才,有的是低能,這些盡人皆知,因此研究人文科學,決不比研究物質科學。物質科學可以一視平等,無差別。水是水,石是石。但人文科學則不然。人文科學不僅與物質科學不同,並與生物學也不同。生物學在類與類之間有差別,在同類間則差別甚微。人文科學又不然,雖說人與人同類,但其間差別太懸異了,不能不有一種價值觀。抹殺了價值,抹殺了階級等第而來研究人文科學,要想把自然科學上的一視平等的精神移植到人文科學的園地裡來,這又是現代人文科學不能理想發展的一個原因。 3 b0 o8 N+ {' J9 Y' P" m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1 J+ M) U! ^- P8 Y: D+ q6 d
再次,人類研究物質科學以及生命科學,研究對象,都不是人類之自身。但人文科學則不然。研究的對象,便是他自身。至少他自身乃緊屬於這一對象之內。因此物質科學家乃至生命科學家,可以是純理智的,不動自己的情感,而且也應該純理智,應該不夾雜絲毫情感的。但若研究人文科學,又如何能純理智?又如何能不羼進自己的一份情感呢?非但不可能,而且也不應該。人文科學家不應該像自然科學家一樣,對他研究的對象,只發生興趣,而沒有絲毫的情感,如自然科學家般的冷淡和嚴肅。所貴於人文科學家者,正在其不僅有知識上的冷靜與平淡,又應該有情感上的懇切與激動。這並不是說要喜怒用事,愛僧任私。只是要對研究的對象,有一番極廣博極誠摯的仁慈之心。牛頓發明萬有引力,不必對一切物具仁慈心。達爾文創造生物進化論,也不必對一切生物有仁慈心。但將來人文科學界裡倘有一位牛頓或達爾文出世,他也為人文科學驚天動地創造新則律,那他非先對人類本身抱有一番深摯純篤的仁慈心不可。若他對人類極淡漠,極冷靜,只用純理智的頭腦,將決不會深切透進人類之內心,而為人類社會創闢新道路,指示新方針。那便決不能成為一理想出色的人文科學家。 : {: E- g( H1 S: t& h; `' N9 B; u % W$ ~7 C- X$ z6 J0 U% F; ?公仔箱論壇以上兩點,一是價值觀,一是仁慈心,此乃建立人文科學所必備的兩要件。但若把此番話向近代西方沉浸於自然科學極深的學者們講,他們自將不肯領受。這還不要緊,可惜西方人領受此一番理論的又必是一位宗教家。如此則又會把人文科學領回到上帝去管束,則人文科學仍不得如理想般建立。 5 s% N6 K+ q* h9 z3 Y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G9 v0 c. y: a$ `. U
要尋求一種心習,富於價值觀,又富於仁慈心,而又不致染上宗教色彩的,而又能實事求是向人類本身去探討人生知識的,而又不是消極與悲觀,如印度佛學般只講出世的,那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現代人都知道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同時又說它不是科學。其實儒家思想只不是自然科學、物質科學與生命科學,卻不能說它不是一種人文科學。至少儒家思想與我們理想中要建立的人文科學很接近,它已具備了想要建立人文科學所必需的幾個心習。儒家的很多理論,將來必為新興的人文科學所接受。我們現在正一意向西方學習自然科學,我們也應該就我們所固有的來試建人文科學,庶乎我們也對西方人有了一番回敬的禮物。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4-5 11:22 PM
跋2 o+ {9 u ]" S" p& B. l
www3.tvboxnow.com+ w' u" u9 h. `
本書乃一九四八年春間所寫。其時余任教江蘇無錫江南大學,課務輕閒,胃病新愈,體況未佳,又值時局晦昧,光明難睹。時時徜徉湖山勝處,或晨出晚歸,或半日在外。即暫獲間隙,亦常徘徊田塍魚塘之間。盡拋書冊,惟求親接自然,俯仰逍遙以自遣。心胸積滯,逐一滌盪,空所存抱,乃時有閒思遐想,如游絲輕漾,微葉偶飄,來入庭際,亦足賞玩。乃於夜燈坐對,隨筆抒寫,初不自意遂成卷帙。嗣亦擱置,不復再續。越一年,倉皇南行,此稿亦未攜帶。今冬重入吾眼,則已轉瞬十年矣。再自披覽,即篇題亦都忘卻,更不論內容所涉。循誦而下,恍如讀他人書,乃深幸此人談吐,與其平日素所蓄藏,無大懸別,此亦大可欣喜之一境也。惟閒冗相異,儼如隔世。卻念生平,有此一段暇晷,堪作回憶,彌自珍惜。刊而布之,亦聊以存當時心影之一斑焉。# b7 @% T4 l/ O2 a, Y3 D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