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受真菌啟發的抗愛滋藥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7-9-24 03:03 PM
標題:
受真菌啟發的抗愛滋藥
HIV是愛滋病的病原體。我們以往提過,病毒進入人體後,會先與T淋巴細胞的細胞膜融合,然後再將它本身的遺傳物質和酵素等注入。這些酵素當中,有一種名為逆轉錄酶,功能是將病毒的RNA轉化成DNA。在病毒的DNA生成後,另一種病毒酵素──整合酶便會登場,它負責把病毒的DNA嵌入人體的DNA內。當病毒的DNA成功嵌入後,身體便會在平常的細胞分裂過程中順道生產出大量病毒的蛋白質。最後,在病毒的蛋白酶加工下,新的病毒酵素便會形成,然後再被包裹成新的病毒顆粒,離開去感染更多未受波及的細胞。
/ b( Y7 [7 j3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 K! l6 Z+ r+ j0 ^! v9 P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的抗愛滋病藥物,針對的便是逆轉錄酶和蛋白酶。而二十一世紀初出現的新藥當中,則有融合抑制劑和CCR5阻截劑。它們的作用是阻止病毒進入細胞。不過,從上述的病毒生命周期中可見,其實整合酶也許亦是一個不錯的研究目標。事實上,相關的藥物研究早在八十年代後期便已展開,只是一直成效不彰。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9 O* R& p% h8 {' j
www3.tvboxnow.com4 O0 q: u8 l) z+ N7 t
而這情況要到了九十年代中才出現轉機。一方面是這時候我們對整合酶的結構和DNA的整合過程有了更深認識;另一方面,亦是因為我們在一些真菌中找到一些黴菌毒素,原來竟是天然的整合酶抑制劑。九十年代的後期,大量的研究工作讓人們慢慢了解不同黴菌毒素的化學結構與藥物療效的關係。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研究人員開始着手改良這些分子的結構並進行測試。到了千禧年代初,在測試過數十種分子後,終於有首種藥物,被默沙東藥廠的研究人員篩選出來進行臨床研究。不過,這藥物在人體的療效雖然不錯,卻因為在動物身上出現長期副作用而被放棄。後來,默沙東藥廠將這藥物的分子結構改良並製成了Raltegravir,它最終在2007年獲FDA批准上市,成為首種整合酶抑制劑。到了今天,這類藥物還有Elvitegravir和Dolutegravir。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