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顯示卡]
MSI RX 580 GAMING X 8G雙卡與挖礦效能實測
[打印本頁]
作者:
windwithme
時間:
2017-11-16 01:00 PM
標題:
MSI RX 580 GAMING X 8G雙卡與挖礦效能實測
去年底windwithme分享過MSI RX 480 ARMOR 8G OC版本的文章
當時是以三片RX 480組成CrossFire來做測試,老實說多卡效能增益較為有限
先前八月多時也用過MSI GTX 1060 ARMOR約兩個星期,使得對ARMOR較為熟悉
此回的主角是MSI RX 580 GAMING X 8G,正好拿來比較這兩個版本的不同處
首先是外盒包裝,GAMING X版紙質較為厚實,而ARMOR則比較輕薄
紅黑色的搭色個人也覺得更為好看,散熱系統已經進化到Twin Frozr VI
記得在2011年分享過MSI N560GTX-Ti時,散熱系統只到Twin Frozr II
內附配件一覽,顯示卡大概只有光碟與一些產品說明文件
比較特別的是左上角的產品說明書是用卡通龍的漫畫來做呈現
MSI RX 580 GAMING X 8G本體
左邊風扇上面有貼上保護的膠膜,也有提醒的字樣要使用者安裝前要拆除
AMD Radeon RX 580在今年五月多上市,後來因為挖礦熱潮而缺貨一段時間
輸出方面共有DisplayPort x 2 / HDMI x 2 / DL-DVI-D
左方也有黑色金屬防彎條,用來加強顯卡本體在機殼內或風扇高速運轉時的穩定性
這種設計在ARMOR RX 480上並沒有看到,所以外型上會覺得散熱器穩固性較低一點
兩個風扇中央都有龍魂圖案的貼紙,風扇支援TORX 2.0技術,標榜可增加22%的風量
風扇外面的黑色外殼四周有類似龍爪抓痕的動態LED燈,會發出淡淡的紅色光芒
左下角也有黑色金屬散熱片,右方為顯卡上方有三根直徑達8mm的超導管
雙風扇分別由紅與黑色外殼做搭配,這種設計在外觀表現個人覺得是顯卡市場是佼佼者
左方為顯卡下方處也有兩根直徑達8mm的超導管,上下共有五根超導管做熱對流
背面有大面積黑色鋁質的強化背板,為了提升散熱效果也搭配許多散熱孔位
GAMING X系列對於顯卡PCB的包覆性與散熱能力都做得相當出色
此處有龍魂圖案與msi品牌字樣,這兩個部分是支援RGB LED
搭配自家GAMING APP軟體就可以設定燈號的顏色與變化
強化背板有一區印上MSI這幾年高階產品主打的龍魂圖案
網路上看過MSI GAMING Z系列連這邊也有RGB燈號,不過RX 580版本並沒有此功能
右下方為8-pin的電源輸入,AMD RX 580 GPU晶片最大功耗約為185W左右
MSI Gaming APP專屬軟體部分也跟近幾年MSI電競筆電一樣進步不少
除了版面變得更精緻之外,尤其是整合度與功能也大幅提升
圖中這個圖型功能是表示可以在遊戲中顯示自己所想要的GPU即時資訊
Twin Frozr技術的開啟
RX 580 RAMING X在GPU與記憶體頻率分為三種主要的模式
1393 MHz / 8100 MHz (OC Mode)
1380 MHz / 8000 MHz (Gaming Mode)
1340 MHz / 8000 MHz (Silent Mode)
再搭配風扇智慧停轉技術,GPU溫度超過60度才會開始運轉,來達到靜音與效能的平衡點
最近幾年人們接觸3C產品螢幕的時間越來越長
很多保護眼睛的軟體也越常見,Eye Rest也是類似的功能,提供給各環境下較合適的色溫
或是有自訂模式讓使用者自行調整想要的螢幕色溫
Dragon Eye
提供玩遊戲時如果要搭配Youtube或是Twitch Stream可以設定熱鍵
用來選擇大小.位置或是透明度來控制影片視窗的功能
Mystic Light
燈號以往是主機板上較常見,這幾年電競風盛行,幾乎所有電腦週邊配備都可上RGB燈號XDD
現在也可搭配顯卡或是鍵盤滑鼠等周邊,當然燈號數量與變化程度就無法像主機板那樣廣泛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5 1600X
MB: BIOSTAR RACING X370GT7
DRAM: KINGSTON DDR4 2400 4GBX2
VGA: MSI RX 580 GAMING X 8G
SSD: SAMSUNG SM961 512GB
POWER: Thermaltake Toughpower Grand 1200W
Cooler: AMD Wraith Max
OS: Windows 10 64bit
首先用單張MSI RX 580 GAMING X 8G做測試
GPU在Gaming模式1380 MHz / 8000 MHz,CPU與DDR4皆為預設值
Assassin's Creed Syndicate 刺客教條:梟雄
1920 x 1080,GRAPHIC PRESET設定ULTRA HIGH
進入遊戲一開始場景畫面 - 35 FPS
之前測試GTX 1060為37 FPS,GTX 1070 MAX-Q為48 FPS
FAR CRY 4
解析度為1920 X 1080,將3D特效開啟到Ultra模式
開頭選單畫面 - 205 FPS,圖中播完開頭動畫後在一開始場景畫面 - 74 FPS
對比之前測試過的GTX 1060為82 FPS,GTX 1060 MAX-Q為86 FPS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1920 x 1080,GRAPHICS設定Ultra
進入遊戲一開始場景畫面 - 135 FPS
之前測試GTX 1060為110 FPS,GTX 1070 MAX-Q為145 FPS
NieR:Automata 尼爾:自動人形
1920 x 1080,GRAPHIC PRESET設定HIGH
將其他兩個項目設定成最高級Anti-Aliasing 8X與Texture Fliter 16X
關掉V-Sync後最高頁數也只有60頁,查過網路是此款遊戲限制最高只能顯示到60頁
最近有在玩就順便分享一下,國外測試參考GTX 1060可能只有45~53頁左右
而自己上網機用的GTX 960僅有28~32頁,也算是3D效能吃很重的一款遊戲
以上四款遊戲的實際表現,大略看出前兩款遊戲是由相似價位的GTX 1060勝出
後兩款遊戲則是RX 580的效能較佳,不過平心而論nVIDIA顯卡在整個遊戲市場的優化率還是較高
室內溫度約28度,進行GPU AMD Radeon RX 580散熱能力測試
運作FurMark得到全速時溫度約為75
GPU燒機時的溫度表現算是中上的水準,不過要注意到風扇並非全速運轉
而且整個平台所發出都是AMD Wraith Max CPU散熱器的噪音
壓住CPU風扇的葉片使其不運轉時,MSI RX 580 GAMING X 8G雙風扇幾乎是非常靜音的水準
Twin Frozr VI這樣兼顧溫度與靜音的設計也算是相當地出色
當然如果要Twin Frozr VI雙風扇全速運轉的話,那要用Gaming APP開啟,噪音也較為明顯許多
接著是RX 580 CrossFire雙卡測試,驅動程式使用Crimson ReLive Edition 17.11.1 Optional
之前經驗是有些遊戲不支援CrossFire還算蠻常見的,建議要先做功課查詢相關資訊
不清楚是否為驅動程式或是遊戲軟體的因素,以下幾個測試都是對CrossFire有明顯效能差異
3DMARK Fire Strike => 19442
RX 580單卡 => 12299,效能加約有58%
3DMARK Time Spy => 8117
RX 580單卡約為4600,效能加約有76%
Call of Pripyat Benchmark
解析度1920 X 1080,開啟Ultra模式,其餘設定為預設值
RX 580單卡在MAX FPS約為376~415
遊戲方面在FAR CRY 4開頭畫面單卡205 FPS,雙卡則有333 FPS
實際進入遊戲中單卡為74 FPS,雙卡為79 FPS,其實遊戲中的頁數提升也不大
看來大多數測試軟體都有明顯效能增加,對遊戲不論是驅動或是支援度都還有很大的加強空間
挖礦部分用乙太幣來測試,單卡RX 580大約可達到19.77Mh/s
不過同一款卡在網路上有看到24.64Mh/s的數據,這部分不知道是效能模式還是驅動不同的緣故?
RX 580雙卡算力可達到約40Mh/s,這部分是明顯有達到兩倍的效能
看來CrossFire運用層面會較偏向於3D測試軟體或是挖礦才會比較實用
AMD RX 580與去年的RX 480相比只有核心時脈的提升,整體來說效能提升很有限
不過耗電量卻從150W提升到185W是比較可惜的地方,畢竟這樣的W數已經小小超越GTX 1080
而nVIDIA在相似價位帶則是由GTX 970更換成GTX 1060,其實這兩者效能差異也不大
尤其是GTX 1060 3G版本的效能會比先前GTX 970還低,這點在選購前須多加注意
目前市場上MSI RX 580 GAMING X龍魂與ARMOR這兩系列其實價差很小
會建議直上GAMING X較佳,因為擁有更出色的外觀、散熱模組的扎實度與RGB燈號功能
以上是個人最近一年用過GTX 970、GTX 1060、RX 480與RX580的感想
個人追求的分享文章不單單只是基本外型、規格或優點分享,而是更在意如何能呈現使用者體驗
尤其是對相近價位的產品對比,或是碰到某些缺點可以再改進,都是我文中想要分享的重點
最近還想分享GTX 1080解析,不過身邊事情有點多,很希望有時間可以多做顯卡的測試比較
如果您喜歡windwithme的評論文章,還請多多回覆或是到個人粉絲團按讚支持
您的支持依然是windwithme前進的最大動力,下一篇將會是8600K與Z370的評測!
但...很想先抽空分享2017 HONDA CB650F啊..XDD
本文也發表在我的粉絲團
Windwithme WWM 風大
,本篇文章若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可以撥空幫我按個讚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