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o) F. S1 d' Z3 ]! c8 f2 Gwww3.tvboxnow.com《琉璃光》季刊在本文裡引用庫柏勒-羅絲醫生的著作《論死後的生命》(On Life after Death),其實出版於1991年,該刊撰寫這篇探討瀕死體驗的用意,是因為受到西方許多這類案例的啟發,想藉此來蒐集中國文化中的瀕死經驗,或死後與親人、朋友直接溝通的例子。 ( y6 o, X9 l) T. N+ u" u0 }公仔箱論壇9 T, }7 b/ ~ ?& b& h" g
《論死後的生命》這本原著只有96頁,儘管已出版15年,在亞馬遜網路書店上至今仍然不乏有讀者給五顆星的好評。全書包括四篇論文,分別是〈活著與瀕死〉 (Living and Dying, 1982)、〈死亡並不存在〉(Death Does Not Exist, 1977)、〈生命、死亡、死後的生命〉(Life, Death, and Life After Death, 1980)、〈父母之死〉(Death of a Parent, 1991)。 ! F/ E7 ^! p; C$ W+ Cwww3.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D5 q4 f1 P. E
有位給五顆星的讀者簡介該書內容如下:「這幾篇演講相輔相成,所傳達的一個重要理念是,身體只不過是個殼(或繭),下一個階段成長為神識(或蝴蝶)。人來到地球上的生命意義在於學習與成長,並且最重要的學習是無條件的愛,如果您能把這置於唯物與自我之上,您的生命回顧將會美好,而在這世界上沒有『巧合』的事。」 + W( u( @8 O! U) P9 g2 ]; \' A3 S$ y' L5 u
另有一位讀者2006年4月27日在亞馬遜上寫感言,她說她先生在32歲時突然離世,有人給她這本書,使她有相見恨晚之感。經由庫柏勒-羅絲醫生廣泛蒐集瀕死體驗,證實死後生命仍有延續,這位女士對於丈夫之死的痛苦減輕了許多。 3 Y# p; I/ S4 @+ Q% q# o7 {% P% S# k- s2 e7 C4 X. e+ g! I4 H
還有位在亞馬遜上留言的讀者表示,父親在48歲自殺,過沒多久他看了這本書,就舒緩了為父親之死所感到的恐懼,也因這本書改變了他對死亡的看法,不再為逝去的父親擔憂。了解到他父親是安全的在某地,將來會再見到他父親。www3.tvboxnow.com, j( A( `* V: o& P) f
公仔箱論壇" x- l0 u2 f) Z8 t; O
生死學專家庫柏勒-羅絲醫生原先是位精神科醫生,出生於瑞士,因為嫁給了美國人才放棄瑞士的行醫工作。她在1969年出版《論死亡與瀕死》(On Death and Dying)一書,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趙可式說:「這是最早有關關懷臨終病人心理的著作,當時極為膾炙人口,醫護、社工人員幾乎人手一冊。」www3.tvboxnow.com9 I- l2 j f) m: V. V
i do belive that... coz i feel dead human body and living human r the same, in term of organ and the cell, but wat make it diffrent will b 'life' / A+ M& j4 Q G) l4 iwww3.tvboxnow.comwhich i belive is wat u mean, that thing is no longer with the body, so make the body to appear to be 'dead'作者: zhuqiuqian1985 時間: 2009-6-27 07:26 PM
死左.思想存在都无用啦...作者: lighthouse 時間: 2009-6-28 12:34 AM
makes me care about my friends and family more. hate the world作者: manyiu 時間: 2009-6-28 05:1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