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说说SR系列Minolta第一代SL [打印本頁]

作者: ppc1679    時間: 2010-3-5 03:52 PM     標題: 说说SR系列Minolta第一代SL

不管别人怎么说, minolta在slr系统发展上作出了巨大功勋,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珍品. 这些珍品象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 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你总能找到宝贝.

如果你的经济不算宽裕, 了解一下老minolta slr, 你会有惊喜, 它们质高价廉, 趣味性很强, 不妨到二手市场淘点老东西来玩玩.

美能达的第一台slr通常都认为是1958年发布的sr-2. 它是sr系列的第一款, 次年推出过第二款----sr-1. sr-2俺还没摸过, sr-1及其cousin倒有很多, 如sr-3等, 每一派生型号还有a,b,c,d,...版本, 也许当时技术问题, 小改不断, 摸着石头过河.

先看看面这张图片:









从图中看, sr-1跟今天的slr没什么太大的不同. 只是顶上没有闪光灯(当时可是极度奢侈的东西)热靴, 该系列其它型号或派生型号有一个靴, 但是冷靴. 这一点看到电子技术及商品的限制, 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左边有一个方块, 上面有两个眼, 那是什么?

呵呵, 别以为那是安装闪光灯的哦!

sr系列不具备今天极其普通的ttl(thru the lens)测光, 甚至机身上鲜有测光系统. sr-1需要外接附件手动测光. 这两个眼就是安装测光附件的:



再从顶上看:






总体来说, sr-1非常简单. 机身集成的功能只有一个自拍, 还有闪光同步接口, 快门线接口, 刚刚说的那个测光座等.

它的指标也不高, 快门速度: b, 1-1/500s, 同步速度1/45s. 配套auto-rokkor镜头.

可别看它简单, 它不需要用电工作哦! 更重要的是, 当时相机是耐用仪器, 做工象个坦克. 全金属! 不过, 当时金属材料并不是非常好, 有些部件不是完美的. 但sr表面工艺非常好. 当时推出这台机器的时候, 我们伟大祖国正忙着"大跃进", 忙着"大炼钢铁", 可是, sr机身上下盖, 恐怕40多年后的国企还是生产不出来.

除了典型的sr-1, 前面提到, 这个系列里有很多兄弟型号和派生型号.

看看这台:


1962年, minolta发布最后两款基于sr-2机身骨架的相机,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sr-7, 它在机身左侧顶部集成了cds测光计, 并且能和快门拨盘及光盘环联动. 这是minolta在slr上首次实现整合cds联动测光计. 1962年的sr-7看起来很象它所替代的大哥sr-3, 但它开创了内建测光计的历史, 虽然还不是今天的ttl测光.

还有一个注目点就是反光镜锁起功能, 当然sr-3上也有. 还有, 它的最高快门速度跟sr-3一样, 从sr-2的1/500s提高到了1/1000s. 还有变化, 那就是机顶的灯靴, sr-2没有, 但后来很多派生型号却有了. 1962年版的sr-7很象sr-2, 但1964年版就改成图中的样子(骨架没变), 有点象后来的srt-101.

sr的自拍机跟快门钮不联动. 也就是说, 自拍定时器上弦后, 按快门不会启动自拍, 而要按一下自拍机拨杆下面一个小金属点, 呵呵, 够麻烦吧?

多数人以为minolta mc(meter coupling, 测光联动)镜头是从srt时代开始的. 因为1966年开始的srt系列在sr系列上多了个ttl测光, 所以型号命名在sr后面写上一个大大的t. 但是, sr-7推出的时候, 已经开始mc镜头时代, 也有人称为前mc时代. 原因是sr-7测光要跟光圈联动, 光圈环上就多出了一个小爪子(meter coupling lever). 这个时代的mc镜头还留有minolta第一代镜头----auto-rokkor镜头的影子, 保留了镜头上的景深预视拨杆.

有人发现, minolta机身, 凡是带7的型号, 基本上都是该系列里最先进的, 从当时的sr-7开始到现在的alpha 7都是这样.

今天来看, sr系列机器都还能工作, 使用价值还是有的. 只是很不方便, 因为我们开始依赖机器内建的ttl测光系统了. sr系列机身的收藏价值大于使用价值.

说了slr机身, 就不能不说同时代的镜头.

sr系列配的镜头主要是auto rokkor, 只有sr-7等配mc rokkor镜头. 当然这里讲的mc不是multi-coating, 那时候主要还是单层镀膜呢.

minolta镜头在80年代以前都叫rokkor. 那auto是怎么回事呢? 它是与preset相对应的. 以前slr镜头多数镜头都是preset镜头, 要预设光圈, 不能自动收缩光圈, 不象今天大家都习惯了全开光圈测光, 自动收缩光圈曝光. minolta生产的slr镜头一开始就是从auto开始的, 当然也有说法, 还有pre-auto时代, 但那不是主流.

俺手上有只50年代末的auto rokkor 55/1.8, 应该是minolta第一代镜头. 这只镜头跟图中sr-7机身上装的那只一样, 粗看还是很漂亮的.

总体上, 作为耐用品, 当时力求作工精细, 甚至前面还镀了一个白圈, 起装饰作用. 掂在手上沉甸甸的, 很有份量, 给人踏实和依赖感.

但是, 这一切都是时代的印记.

镜头除了玻璃, 几乎全是金属, 不象今天的镜头, 用上了颇受诟责的合成材料. 但是, 当时合成材料比金属还贵呢, 呵呵.

光圈叶片看起来表面很粗糙, 连润滑作用的石墨层都没有, 亮晶的金属光泽. 拆这种老镜头可要小心, 那些镙丝一用过力, 不是豁就是崩, 材料不算好. 对焦环也很紧, 象操作一个机床, 润滑水平当然不能跟今天的情况比.

玻璃反光也比较强, 镀膜颜色很淡. 玻璃很大(相对现在的同规格镜头), 说明当时材料水平还是跟今天有不少差距. 不过, 当时黑白时代的镜头, 今天用起来, 颜色还是很鲜艳, 甚至超过某些n层镀膜镜头, 眩光控制也很好.

俺试用几只auto rokkor镜头, 感觉都很好, 使用价值还是有的. 只是没mc lever, 装在几乎所有的minolta mf机身上都不能测光联动. 但在x系列机身上居然能ae.

它们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 镜头上有景深预视拨杆. 如果你为你的机身上没有dof耿耿于怀, 用auto rokkor倒去了你的心病.

最后说说mlu(mirror lock-up)反光镜锁. 为什么现在很多顶机身都没mlu功能, 而sr时代就有了呢? 生产商在玩什么花样?

别奇怪. mlu今天看起来是为了极端情况下, 防止快门释放前反光升起的动作会产生机震, 影响影像的稳定.

其实35mm相机就是轻便, 老锁着反光镜拍照还不如找个便宜的双反呢. 换句话说, 今天的相机, 反光镜升起动作很轻柔, 不需要什么预防了, mlu功能可有可无. 当然, 40多年前的slr就不一定这样, 你亲手操作一台老相机, 听听声音就知道了.

防机震是其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是镜头的原因.

slr镜箱长度有40多mm, 标准镜头焦长是50mm左右, 如果广角镜的话, 镜头焦长比镜箱还短. 如果按简单的镜头设计, 广角镜后镜片就要伸进镜箱. 这样一来, 反光镜就没地方了. 那简单, 呵呵, 锁起反光镜不就得了?!

取景怎么办呢? 呵呵, 再在机顶安一个取景器, slr变成旁轴机来玩!

确实, 当时某些超广角在设计和制造上的困难, 只有这样的途径才能解决问题. 否则, 超广角镜在当时材料技术的局限下, 性能和成本找不到平衡点了.


auto rokkor广角镜有两只:
auto w. rokkor sg 28mm f3.5 76 degrees 67mm filter size
auto w. rokkor hg 35mm f2.8 64 degrees 55mm filter size
其中, 35/2.8早期是52mm口径, 后来改成55mm的. 这两只广角镜都不需要mlu来使用. 在auto rokkor同时代, minolta还生产了rokkor镜头:
w. rokkor qh 21mm f4 92 degrees 55mmfilter size
w. rokkor qe 35mm f4 64 degrees 55mmfilter size
还极罕见的18mm f/9.5鱼眼镜头. 这些镜头都不是auto的, 要手动收缩光圈. 如果用在sr机身上, 21mm镜头就需要mlu. 21mm还有一款f/4.5, 奇怪的是它比f/4的还多一组/片镜片. 这两款21mm都配有独立取景器, 把取景器装在闪光灯座上, 把反光镜锁起, 装上镜头就当成旁轴机使了。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