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茶藝
[打印本頁]
作者:
xz12
時間:
2010-5-16 05:34 PM
標題:
茶藝
"茶藝"一詞是台灣茶人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現已被海峽兩岸茶文化界所認同、接受,然而對茶藝概念的理解卻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可謂眾說紛壇,莫衷一是。近日拜讀陳文華先生的大作《論當前茶藝表演中的一些問題》,深以為是。下面也談一談自己的一孔之見,並求正于廣大茶文化界人士。
一 "茶藝"一詞溯源
中華茶藝古已有之,但在很長的時期都是有實無名。中國古代的一些茶書,如唐代的陸羽《茶經》,宋代的蔡襄《茶錄》、趙佶《大觀茶論》,明代的朱權《茶譜》、張源《茶錄》、許次纾《茶疏》等,對中華茶藝記載較詳。古代雖無"茶藝"一詞,但零星可見一些與茶藝相近的詞或表述。
陸羽的忘年交、詩僧、茶人皎然《飲茶歌诮崔石使君》詩有:"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茶道",是"飲茶修道"與"飲茶之道"的統一,使修行落實于飲茶藝術之中,藝不離道,道不離藝,由藝進道。皎然的"茶道"兼有"飲茶之道"即"飲茶之藝"之意。
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王公朝士無不飲茶者"的"茶道",當屬"飲茶之道",亦即"飲茶之藝"。陸羽《茶經》"四之器"、"五之煮"記煎茶二十四器並煎茶之法,對唐代流行的煎茶茶藝有詳細的描述。陸羽是中國茶藝、茶道的奠基人,皎然、常伯熊輔助之功尤大。
五代宋初人陶谷《荈茗錄》"乳妖"條記,"吳僧文了善烹茶。游荊南,高保勉白于季興,延置紫云庵,日試其藝。保勉父子呼為湯神。"文了善烹茶,人稱湯神,娴于注湯點茶,其"藝"當為"烹茶之藝"。其"生成盞"條又記:"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湯面者,茶匠通神之藝也。沙門福全生于金鄉,長于茶海,能注湯幻茶,成一詩句。共點四瓯,並一絕句,泛乎湯表。"注湯幻茶成物象,成詩句,這種"通神之藝"當屬"點茶之藝"。
北宋陳師道為陸羽《茶經》所作序說:"經曰:'茶之否臧,存之口訣。'則書之所載,尤其粗也。夫茶之為藝下矣,至其精微,書有不盡,況天下之至理,而欲求之文字紙墨之間,其有得乎?……夫藝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同于民也;不務本而趨末,故業成而下也。""茶之否臧,存之口訣"原文是在《茶經》"三之造"章的末尾,則"茶之為藝"之"藝",應包括煎茶、制茶甚至種茶之藝。陳師道還認為"茶之藝"乃下,為末,而德為本。盡管陳師道有批評陸羽"不務本而趨末,故業成而下"的傾向,但也不否認"茶之為藝"的客觀存在。
明代張源《茶錄》"茶道"條記:"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張源的"茶道"義即"茶之藝",乃造茶、藏茶、泡茶之藝。
中國古代有"茶道"一詞,並承認"茶之為藝"。其"茶道"、"茶之藝"有時僅指煎茶之藝、點茶之藝、泡茶之藝,有時還包括制茶之藝、種茶之藝。中國古人雖沒有直接提出"茶藝"概念,但從"茶道"、"茶之藝"到"茶藝"只有一步之遙。
二 眾說紛纭的"茶藝"
台灣中華茶文化學會理事長、中華茶藝協會秘書長范增平先生認為:"什么叫'茶藝'呢?它的界說分成廣義和狹義的兩種界定。""廣義的茶藝是,研究茶葉的生產、制造、經營、飲用的方法和探討茶業原理、原則,以達到物質和精神全面滿足的學問。""狹義的界說,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藝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從這里,我們知道:茶藝的范圍包含很廣,凡是有關茶葉的產、制、銷、用等一系列的過程,都是茶藝的范圍。舉凡:茶山之旅、參觀制茶過程、認識茶葉、如何選購茶葉、如何泡好一壺茶、茶與壺的關系、如何享用一杯茶、如何喝出茶的品位來、茶文化史、茶業經營、茶藝美學等,都是屬于茶藝活動的范圍。""所謂茶藝學,簡單的定義:就是研究茶的科學。""茶藝內容的綜合表現就是茶文化。"[1]范增平先生的茶藝概念范圍很廣,幾乎成了茶文化、茶學的同義詞。
廣東潮州韓山師范學院的陳香白先生等亦認為:"茶藝,就是人類種茶、制茶、用茶的方法與程式。""隨著時代之遷移,茶藝'濟用'宗旨不斷強化,其內涵也以'茶'為中心,向外延展而成'茶藝文化'系列:(一)茶詩,茶詞,茶曲,茶賦,茶銘,茶聯;(二)茶小說,茶散文,茶隨筆;(三)茶書畫,茶道具,茶雕塑,茶包裝,茶廣告;(四)茶樂,茶歌,茶舞;(五)茶音像,茶文化網絡;(六)茶戲劇,茶影視;(七)茶食,茶座;(八)茶館與茶館學;(九)茶藝演示。茶藝演示包括種茶演示、制茶演示、品飲演示三大主要門類。"[2]陳香白先生等將茶藝擴大到茶葉科技領域,其茶藝文化幾近茶文化。
北京社科院的王玲女士認為:"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里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3]陝西作家丁文先生則說:"茶藝指制茶、烹茶、飲茶的技術,技術達到爐火純青便成一門藝術。"[4]福建的林治先生亦說:"'茶藝'是有形的,……包括了種茶、制茶、泡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動中的技巧和技藝。"[5]王玲、丁文、林治三位關于茶藝的觀點基本一致,泛指種茶、制茶、烹茶、品茶的技藝。
台灣的茶藝專家蔡榮章先生認為:"'茶藝'是指飲茶的藝術而言。"[6]安徽農業大學丁以壽認為:"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習茶的一套技藝。"[7]江西省中國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文華先生則認為:"依我之見,所謂廣義茶藝中'研究茶葉生產、制造、經營'等方面,早已形成相當成熟的'茶葉科學'和'茶葉貿易學'等學科,有著一整套的嚴格科學概念,遠非'茶藝'一詞所能概括,也無須用'茶藝'一詞去涵蓋,正如日本的'茶道'一詞並不涵蓋種茶、制茶和售茶等內容一樣。因此茶藝應該就是專指泡茶的技藝和品茶的藝術 而言。"[8]蔡榮章、陳文華、丁以壽均主張從狹義上來理解茶藝,將茶藝限制在泡茶和飲茶的范圍里。
北京大學的滕軍女士在為范增平先生所著《中華茶藝學》"序言一"中說:"關于茶藝的界定,一直是個大難題,一種意見認為應該專指泡茶時的技法及藝術氛圍,另一種意見則認為應包括從采茶、制茶、泡茶、賞具乃至茶詩、茶畫等 有關茶的所有茶事活動。到底是狹義一些好呢?還是廣義一些好呢?若選前者,會讓人覺得其內容有些單調,不如日本茶道那么內容豐富;然而,如果從后者,又會讓人覺得中國茶文化仍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范疇,藝術性不高,沒有日本茶道那么高雅。"滕軍女士似乎對廣義、狹義的理解均不滿意,但茶藝該如何界定,滕軍女士沒有下結論,而是將難題留下。
三 中華茶藝概念
"茶藝"一詞由台灣茶人發明,"1977年,以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為主的一批茶的愛好者,倡議弘揚茶文化,為了恢復弘揚品飲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這個詞;但是,有人提出'茶道'雖然建立于中國,但已被日本專美于前,如果現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誤會,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灣來;另一個顧慮,是怕'茶道'這個名詞過于嚴肅,中國人對于'道'字是特別敬重的,感覺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藝'這個詞,經過一番討論,大家同意 才定案。'茶藝'就這么產生了。"[9]台灣茶人當初提出"茶藝"是作為"茶道"的同義詞、代名詞。
目前海峽兩岸茶文化界對茶藝理解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理解緣于將"茶藝"理解為"茶之藝",古代如陳師道、張源,當代如范增平、王玲、丁文、陳香白、林治等持廣義的理解,主張茶藝包括茶的種植、制造、品飲之藝,有的擴大成與茶文化同義,甚至擴大到整個茶學領域;狹義的理解緣于將"茶藝"理解為"飲茶之藝",古代如皎然、封演、陶谷,當代如蔡榮章、陳文華、丁以壽等持狹義的理解,將茶藝限制在品飲及品飲前的准備--備器、擇水、取火、侯湯、習茶的范圍內。
對于"茶藝"為何要取狹義的理解,筆者贊同陳文華先生的意見,"應該讓茶藝的內涵明確起來,不再和茶道、制茶、售茶等概念混同在一起。它不必去承擔'茶道'的哲學重負,更不必擴大到茶學的范圍中,去負擔種茶、制茶和售茶的重任,而是專心一意地將泡茶技藝發展為一門藝術。"事實上,中國的茶學教育和學科建設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全國有十多所高等院校設有茶學本科專業,在茶學方面能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形成了茶樹栽培學、茶樹育種學、茶樹生態學、制茶學、茶葉生物化學、茶葉商品學、茶葉市場學、茶葉貿易學、茶葉經營管理學、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藥學、茶業歷史等比較成熟、完善的茶學分支學科。上述各茶學分支學科,有完善的體系和科學的概念,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領域,遠非"茶藝"所能涵蓋。筆者認為,茶藝以及茶道、茶文化應在已有的茶學分支學科之外去另辟新境,開拓新領域,不應與已有的茶學分支學科重復、交叉,更不必去涵蓋茶學已有的領域。
茶藝即飲茶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是飲茶生活藝術化。中國是茶藝的發源地,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藝。中華茶藝是指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飲茶藝術,主要包括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的技藝以及品茗環境、儀容儀態、奉茶禮節、品飲情趣等。中華茶藝不局限于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已經遠播海外,有在日本的中華茶藝,有在韓國的中華茶藝,有在美國的中華茶藝等;在中國的茶藝也不都是中華茶藝,還可以有日本茶藝、韓國茶藝、英國茶藝等,不能將在中國的外國茶藝視為中華茶藝。
明代張源《茶錄》云:"茶茲于水,水籍乎器,湯成于火。"茶、水、器、火是構成茶藝的四項基本要素,如果加上茶藝的主體--人和茶藝活動的場所--境,則構成茶藝的六要素。茶藝是人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所進行的習茶--選茶、備器、擇水、取火、烹治、品飲藝術活動。
茶藝之藝是指藝術,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和技藝,但不同于茶學中的茶葉審評。茶藝是人文的,茶葉審評是科學的;茶藝是藝術,茶葉審評是技術;藝術是主觀的、生動的,技術卻是客觀的、刻板的。在茶藝中,所用茶為成品干茶,因而種茶、采茶、制茶不在茶藝之中。
茶藝是綜合性的藝術,它與文學、繪畫、書法、音樂、陶藝、瓷藝、服裝、插花、建築等相結合構成茶藝文化,茶藝及茶藝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 茶藝與茶文化、茶道、茶俗
(一)茶藝與茶文化
"文化"的定義莫衷一是,因而對茶文化的理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既有廣義的理解,也有狹義的理解。與茶藝一樣,筆者對于茶文化也取狹義的理解,認為茶文化是茶事活動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不僅如此,筆者還主張,茶文化是茶學的一部分,它與茶科技、茶經貿鼎足而三,共同構成茶學。茶學橫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茶文化是茶學中的人文科學部分。在茶文化中,飲茶文化是主體,茶藝和茶道又是飲茶文化的主體。茶藝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均小于茶文化。
筆者反對將茶藝的內涵和外延無限擴大,以致于等同茶文化,並進入到茶科技、茶經貿領域的理解,而是視茶藝及茶藝文化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茶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二)茶藝與茶道
目前海峽兩岸茶文化界對"茶道"的定義也不統一,筆者認為,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藝、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11]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于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與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于茶藝,茶藝的外延大于茶道。筆者反對將茶藝、茶道視為"一體兩面"的觀點。蔡榮章先生在《現代茶思想集》中說:"我認為'茶道'、'茶藝'都可以表示茶藝在文化上的內涵,無需因使用的名稱強加解釋其差異。但可以因為使用的場合分開使用不同的名稱:如要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則使用'茶藝',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則使用'茶道'"。[12]王玲女士亦說:"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里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里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13]蔡榮章、王玲都以為茶藝、茶道的外延一致,兩著相互依存。然而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三)茶藝與茶俗
所謂茶俗,是指一些地區性的用茶風俗,諸如婚喪嫁娶中的用茶風俗、待客用茶風俗、飲茶習俗等,講茶俗一般指的是飲茶習俗。
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飲茶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飲茶習俗。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飲茶習俗,同一民族卻因居住在不同的的省份或地區而有不同的飲茶習俗。如四川的"蓋碗茶",江西修水的"菊花茶"、婺源的"農家茶",浙江杭嘉湖地區和江蘇太湖流域的"薰豆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拉祜族的"烤茶"等。茶俗是中華茶文化的構成方面,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茶藝著重在茶的品飲藝術,追求品飲情趣。茶俗的側重在喝茶和食茶,目的是解決生理需要、物質需要。有些茶俗經過加工提煉可以為茶藝,但絕大多數的茶俗只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一種。雖然也可以表演,但不能算是茶藝。
作者:
cslim32
時間:
2010-7-26 11:11 PM
辛苦了 ! leng cai
作者:
waijjing
時間:
2010-7-27 01:04 PM
Thank you....
作者:
coolzzster
時間:
2010-8-17 01:41 AM
very detail information
thanks fro sharing!
作者:
zengyi19883222
時間:
2010-8-29 03:47 PM
thank you for sharing
作者:
Davidgogogo000
時間:
2010-11-10 08:04 PM
people like to share this
作者:
liu.jackson
時間:
2010-12-11 12:58 P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ares099
時間:
2010-12-12 09:18 AM
I like tea too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3.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