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不過「慢性」二字卻令不少患者誤以為糖尿病危險性極低,毋須即時採取行動,甚至不用理會。其實,糖尿病的牽連甚廣,可引起血管病變,演變成心臟病發、中風甚至死亡,後果可大可小。有研究更指出,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忽視其血糖水平,有機會縮短壽命10至15年。
" B7 w& d! n$ }3 K6 z+ |, p) @# d
- z- F7 B0 M) m1 \4 G" @tvb now,tvbnow,bttvb糖尿病會引起「大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及「周邊血管病變」問題。讓我們先從最危險的「大血管病變」如心臟病、中風等說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t) S; l: y7 m3 }9 q7 t- S
! v) g2 a0 O# Zwww3.tvboxnow.com近年來,不同的國際醫學組織相繼提出警告,指糖尿病患者的心臟病發風險與冠心病患者無異,原因在於高水平的血糖會釋放一些不良化學物質,繼而持續破壞血管內壁並產生病變,例如血管硬化。所謂血管硬化,意即血管失去原有的彈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k0 a$ p5 B) W
+ S$ R: A: H9 l4 _8 P+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血管彈性是維持血液循環的重要元素,一旦血管長期失去彈性,患者便容易出現高血壓,令血管的阻力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有機會引致心臟衰竭,同時亦會引發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疾病。
3 z, J2 R$ q. j* T5 U9 _* P公仔箱論壇$ Q4 c, L3 J( ?) F$ x. |
中風風險
% B9 l/ {! j& j' ^' u#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7 u+ J" m0 ?8 M- F
此外,血糖所產生的化學物質又會增加血液的黏性,吸引血液中的膽固醇積聚, 形成粥樣斑塊。當粥樣斑塊過度積聚,又會造成血管栓塞,血液難以流通,以致影響腦部、心臟及身體其他器官的正常血液供應,增加中風風險。
- X" ^# f' Y6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k5 V- H6 Z4 z, c3 F! G
至於「小血管病變」,則是指其他相對細小的血管出現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蛋白尿、腎衰竭等。糖尿病會破壞視網膜的血管,引致視網膜缺氧,後期更會造成視網膜血管增生。由於新增的血管結構十分脆弱,因此容易破裂出血,當中又以玻璃體出血的問題最常見,會使視力模糊,亦可能因視網膜纖維化而導致視網膜脫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8 H0 E1 e( P* ~8 T
公仔箱論壇! E0 s0 D5 B0 P
腎病亦是另一個常見的糖尿病併發問題,約有一半的腎衰竭患者與糖尿病有關。事實上,腎臟專門負責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及代謝廢物,而高血糖會破壞腎小球細胞,影響腎臟功能,一旦腎功能受損,便會影響身體各個器官運作。再者,腎臟功能一旦受損就難以回復,患者通常都需要準備接受「洗腎」治療。www3.tvboxnow.com: m3 y' _' g, P7 ^5 }8 Z
tvb now,tvbnow,bttvb$ v) m! k3 r- M' `
何謂「周邊血管病變」呢?它是指冠狀動脈以外血管所發生的病變,包括頸動脈血管狹窄、上肢動脈及下肢動脈血管狹窄等,當中又以下肢動脈血管狹窄的病發率最高。舉例來說,腿部血管一旦被堵塞,不能獲得富氧血液供應,初期引起腿部疼痛,嚴重者有可能令腿部組織壞死。患者除了會發現傷口難以癒合外,也會發覺腳部較冰冷,敏感度亦會變差。不少患者即使受傷了,也未必有疼痛感覺。
# v1 }' L, p$ M0 d. C$ h+ d
) n3 d) C* T' Btvb now,tvbnow,bttvb而頸動脈血管狹窄是造成腦部缺血引起中風的重要原因。據統計,高達八成的中風為缺血性中風,其中約有三成與頸動脈狹窄有關,絕對不容忽視。雖說糖尿病可引起不同的併發症,但是並非必然,重點在於患者如何及早了解自己的風險,並加以控制。近年,醫學界趨向透過積極的態度對抗糖尿病,希望進一步延遲併發症的出現,令糖尿病患者能保持理想的生活質素。
) O8 F& @, D* |0 u* }, V% x
! X( C) d1 F8 P3 H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現時用於治療糖尿病的藥物選擇較過往多,不同的藥物都有其針對性及副作用,醫生會因應病人的情況同時處方不同的藥物。目前,最常用的降糖藥物可分為注射式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兩大類,而口服降糖藥物中又可分為6大類型,包括雙胍類(Biguanides)、磺胺尿素劑(Sulphonylurea)、二肽基肽IV抑制劑(DDP4抑制劑)、葡萄糖甘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格列酮類 (Thiazolidinedione)及「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抑制劑」(SGLT2 抑制劑)。tvb now,tvbnow,bttvb- ]( P; S! k, u4 j
# D9 g( J2 n2 v4 |9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控制血糖
, ^/ ]9 h8 f M( M6 a4 Ftvb now,tvbnow,bttvb
+ s& x d. h: f J$ r8 x公仔箱論壇一般來說,傳統口服降糖藥如雙胍類藥物,仍是現時醫學界最常用的第一線藥物,但如果用藥數月後,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有明顯改善,醫生有機會同時處方其他降糖藥物,希望透過不同藥物的特性產生協同作用,以最少但有效的藥份提升治療成效之餘,又能避免副作用對患者的影響。
0 n7 a+ |0 ^& ]7 O# s; pwww3.tvboxnow.com5 D9 F# W7 ^3 o, s4 E( ~
現時,較常用的為新一代口服降糖藥物,當中又以DPP4抑制劑為主,因它較少引致傳統藥物常見的副作用低血糖,而且服用方法簡單,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另一類較新的口服降糖藥物為SGLT2抑制劑,可讓糖分直接隨尿液排出體外達至控糖效果,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外,更可達到減重功效。
& Z. _+ r* g- I K* ltvb now,tvbnow,bttvb$ x5 P3 G# f0 l" U
不過,在控制血糖水平以外,患者亦有機會要同時服用其他藥物,以減低心血管病變或中風風險。舉列來說,醫生可處方抗血小板藥物如「西洛他唑」(Cilostazol)以紓緩周邊血管病變或頸動脈狹窄情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G- s e. [1 ~1 {" W# _0 E5 s
3 Z4 o8 y5 S- S" m; E8 g/ N+ O, A
研究顯示,西洛他唑能夠抑制血小板積聚,也可幫助擴張血管,改善血流,從而預防血栓形成,其安全性亦較高,較少引起內出血風險。至於曾經出現中風的糖尿病患者,更應同時使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士匹靈及另一種抗血小板藥物,以同時預防血栓,成效較單用阿士匹靈提升兩倍。在此特別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應與醫生商討定時接受血管造影鏡檢查或磁力共振等,及早了解血管的健康情況,積極預防併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