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越戰結束35週年;上週二也是肯特州立大學槍殺反戰示威學生事件40週年。越戰十多年間,無數人的命運被改變,數不清的人遭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許多人迄今無法從痛苦中擺脫。

1965年3月,越南西貢西北,越柬邊界附近,美軍直升機在空中盤旋,把大量機槍火力傾瀉至樹林線以內,掩護南越地面部隊步步推進,向西寧省以北18英里一處越共據點發動攻擊。

1960年5月,越南西貢,南越M41坦克向北越陣地挺進。

1965年3月30日,越南西貢美國大使館外發生炸彈爆炸,受傷的越南人躺在大街上接受救助,背景是冒煙的爆炸殘骸。至少2名美國人和數名越南人在爆炸中喪生。

1966年7月15日,南越與北越之間的非軍事區南側,海斯廷斯軍事行動,一架CH-46 「海騎士」直升機遭敵人地面火力打擊,起火墜落。直升機撞山後爆炸,一名機組人員和12名海軍陸戰隊士兵陣亡,三名機組人員嚴重燒傷但幸運逃脫。

1965年8月3日,越南峴港,海軍陸戰隊兩棲登陸行動中,一名年輕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在海灘待命。

1966年越戰期間,越南南部,美軍巡邏隊身邊爆炸的凝固汽油彈產生的火球。

1965年11月27日,西貢東北約45英里的米其林橡膠種植園,與越共交戰後死亡的美軍和南越士兵的屍體;一名越南擔架員從旁走過,臉捂布罩遮擋屍體散發的臭味。在游擊隊人海戰術的襲擊後總共發現100多具屍體。

1967年1月24日,西貢以北25英里霍波樹林「雪松瀑布行動」,第25步兵師5團1營A連班長、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羅納德·A·佩恩中士下地道搜查越共人員及其武器裝備前,一手持槍,一手持手電筒檢查地道入口。

1967年,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在越南近海巡邏時爆炸起火,132名船員死亡,62人受傷,二人失蹤。上圖為事件發生後約一個月,航行中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空中俯瞰照片。

第336飛行連一架UH-1D直升機向湄公河三角洲茂密的叢林地區噴灑落葉劑。

1966年5月29日,南越,順化市妙諦國寺,反對天主教政權自殺式抗議活動中,尼姑釋廣德自焚身亡。

1965年9月25日南越賓葛縣叢林地區,美軍173空降旅2營的傘兵把槍械舉過河面,冒雨涉河搜尋越共據點。

1968年2月1日,北越軍隊發動的新年攻勢初期,西貢大街上,南越士兵押解下的越共軍官阮文斂。

1968年2月1日,西貢大街上,南越國家警察局長阮玉灣掏出手槍,對準越共軍官嫌疑人阮文斂的頭部開槍。

1968年2月1日,新年攻勢初期,越共軍官嫌疑人阮文斂頭部中彈,屍體倒在西貢大街上。槍決後,南越將軍阮玉灣收起手槍。

1965年12月,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市反越戰示威人群。

1967年10月21日,華盛頓特區,反戰示威者聚集在倒影池前,背景是華盛頓紀念碑。

1968年4月5日,越南美托附近越共一處被點燃的營地,前景:第9步兵師47團3營C連一等兵、來自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雷蒙德·羅帕,肩扛45磅重的 90毫米無後坐力火炮。

1967年1月1日,一架空軍F-100D 「超級軍刀」戰鬥機向南越一處敵軍陣地實施2.75-英吋火箭齊射。

1971年8月,越南,「美洲毒蛇」行動中,75團「L」連(突擊隊連)一名面塗迷彩偽裝的隊員獨坐沉思,靜候向北越軍隊發起攻擊的命令。

婦女兒童躲避敵人的搜捕。

1966年,越南,越柬邊界附近叢林C戰區,一次軍事行動中,美軍傘兵的屍體被高高掛起,向正在撤離的直升飛機示威。

1966年9月21日,越南戰場,對北越324B師發動連續攻擊後的第三夜,佛曉時分,美海軍陸戰隊士兵從泥濘的散兵坑出來活動。

1970年12月23日,越南,鮑勃·霍伯在「戰鷹」營地舉行聖誕表演,101空降師成員在拍照留念。

1972年2月,越南,秘密地點,演員小薩米·戴維斯為第一裝甲師(空中機動部隊)官兵表演節目。

1968年6月3日,南越達喀圖以西中心高地,一架補給直升機飛向29號火力支援基地所在的山頭,準備降落。基地四周焚燬的樹木是交戰中猛烈的火力打擊造成的。

1967年5月15日,南越非軍事區以南,「海軍陸戰隊方陣」西防區的戰鬥中,一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冒著北越火力幫助受傷戰友撤離。

1969年11月14日,紐約中心公園綿羊草坪上躺滿支持結束越戰的人,幾百個黑白氣球飄在空中。越戰中止委員會稱黑氣球代表尼克松執政期間死在越南的美國人,白氣球象徵如果戰爭繼續,將要死去的美國人。

1970年5月4日,肯特州立大學校園,示威者照看中槍倒地的學生約翰·克裡利,開槍者是俄亥俄國民警衛隊。這名學生倖免於難。在這場反對將越戰戰火燒到柬埔寨的示威遊行中,4名學生死亡,9人受傷。

1972年6月8日,越南空軍「天襲者」轟炸機投下的凝固汽油和膠化白磷炸彈在展鵬郊外高台教寺前居民區內爆炸。前景:越南士兵、多個國際新聞組織的新聞和攝影記者目睹爆炸的現場。在爆炸的中心,展鵬高台教寺塔清晰可辨。

1972年6月8日,對可疑的越共藏身地實施凝固汽油彈空中轟炸後,驚恐萬狀的孩子,包括9歲的女孩潘金福(中偏左),沿展鵬附近一號公路逃跑,一隊南越士兵緊隨其後。一架南越飛機誤將燃燒汽油炸彈投向南越軍隊和平民。恐懼的孩子們脫掉燒燬的衣服四處逃竄。圖中從左至右:潘金福的弟弟、潘金福本人、潘金福的表弟和表妹。身後是越南第25師士兵。

1972年6月8日,展鵬一號公路附近,遭空中汽油彈誤炸燒傷的9歲女孩潘金福被電視台工作人員和南越士兵團團圍住。一架南越飛機對可疑的越共藏身目標實施空中打擊,卻將燃燒汽油彈投入平民村莊。

第40空中救援中隊機槍手從第21專家空軍行動中隊UH-1飛機上看到的HH-53直升機側景。

1967年12月5日,越南達喀圖,第4步兵師12團3營B連上士本傑明·雷諾茲和羅伯特·M·貝克在927號高地升起國旗。

1968年2月6日,在順化市的軍事行動中,D·R·蒙為受傷的海軍陸戰隊5團2營「H」連一等兵D·A·克拉姆治療。

1972年11月20日,順化市海雲嶺,一名南越攝影師拍下了這張南越傘兵戰壕中的照片,攝影者沒有覺察周圍逼近的敵軍。鏡頭捕捉到炸彈爆炸、士兵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時的瞬間。

1967年1月23日,越南峴港以西25公里,一名越共戰俘等候A-109特遣隊的審訊。

1968年5月7日,越南,西貢市外新山一空軍基地附近,三名北越軍隊士兵的屍體躺在「種植園路」外的大街上。在舊法國公墓周圍發生的一場戰鬥中,該地區因轟炸和地面火力打擊而遭受嚴重破壞。

1967年9月,緊鄰南越與北越非軍事區的教林縣,一枚北越122毫米榴彈直接擊中美軍175毫米加農炮位的彈藥堡。

越戰期間,南越老撾邊界阿紹谷附近營地,一名受傷的美軍士兵滿臉痛苦,等待醫療撤離。美聯社攝影記者休·范艾斯攝於1969年5月19日。

戰俘回家。1973年3月17日加州費爾菲爾德特拉維斯空軍基地,家人迎接海軍少校羅伯特·斯蒂姆越戰歸來。

1975年3月29日,被越共和北越擊敗的南越垮臺之前,南越海軍士兵在海灘上集結並游向輪船,打算逃離北部港口城市峴港。這張照片攝於部分士兵成功逃離之時。遍地都是丟棄的武器和車輛,甚至還有直升飛機。前景:坦克登陸艦上的人們準備向坐輪胎游來的海軍士兵仍繩索。城市陷落前,10萬名守衛者當中僅有小部分撤離。

1975年3月22日,一名難民緊緊抱著她的孩子,政府的武裝直升飛機把他們從西貢東北235英里綏河附近帶走,越共軍隊不斷逼近,成千上萬人逃離,他們是其中的一員。

1975年4月30日,北約軍隊士兵跑過西貢新山一空軍基地的瀝青跑道,身後是美國空軍運輸機爆炸升起的滾滾濃煙。西貢的陷落標誌著美國支持的南越的失敗及十年戰爭的結束。

1975年4月29日,越戰結束前夕,一群越南平民試圖翻越西貢美國大使館牆壁進入直升機撤離區。

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的坦克碾過西貢總統府大門,宣告南越政權垮臺。

1969年4月順化市以東,受害者的屍體正從傳聞中的越共大屠殺的集體墳墓中發掘出來,一名年輕的南越婦女捂著嘴,恐懼地盯著墳墓。她的丈夫、父親和兄弟自「新年攻勢」後失蹤,她擔心在這些受害者中發現他們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