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喝綠茶的習慣大約是在800年前源於中國的。當時日本的佛教僧侶到中國來考察,把茶作為一種醫藥飲料帶回日本,茶便得以廣泛流傳了。
在KAMAKURE年代(即1191年--1333年),一位名為EISAI的僧侶在他的一本名為《喝茶保健》的書中就強調了綠茶的益處;“綠茶是一種不可思議的保健藥品,它擁有一種可以延長壽命的神奇功效。一個人無論在哪裡種植茶葉,壽命都可以得到延長。在遠古時代和現在,茶都被視為一種長生不老藥,而且還創造了隱居山林的不老人的奇蹟。”從這篇文章我們就可以知道,綠茶在很早就成為一種強效藥而具有極高的價值。
但在近幾年,對綠茶功效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因此,現在我們就可以在科學的角度上驗證那句“綠茶是一 種不可思議的保健藥品”的古老的傳言。綠茶可以廣泛地有效地預防疾病的功效也越來越廣泛地被人們所知。
2.
工夫泡法
「工夫泡法」或稱「宜興式品茗法」是近代各式品茶方法中最具風味的一種。由於這種泡法所須掌握的因素最多,其中不僅茶藝高低的純熟度最為明顯,即使是茶趣與茶品的流露也較為直接,所以俗稱它為「工夫泡法」相當貼切;至於「宜興式品茗法」的得名,乃因品泡時所使用的小壺以江蘇宜興最著名,是以稱之。
工夫泡法的動作講究「韻律美感」,簡言之,即是「純熟度」的發揮,但即不可疏忽「自然的美」,動作太儀式化反而失怡情養性之趣。欲得純熟之藝,時常品茶,並於其中體其涵蘊,自然熟而生巧,如此而已,別無奧祕。
3.
日本人的“茶道”是世界有名的。它是招待嘉賓、修心養神、敘談交際的一種方式,在日本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說,日本茶道的故鄉是在中國。大約800年前,日本的僧侶茶西來中國留學,回去時將茶子帶回了日本。最早,日本把茶當作僧侶們坐禪的興奮劑,後來茶西寫了以本書《品茶養生記》,飲茶的習慣開始慢慢傳開,並和佛教禪宗結合,以修身養心為本逐漸發展下來。聽日本懂茶道的人講,茶道比喝茶本身更有味,日本人是想通過茶道提高精神生活的質量,從而找到一個生活的正確答案。參加茶道的人稱為“茶人”。每一個茶室的進口處都裝飾矮門,進去的茶人必須低頭彎腰。室內佈置也是別具一格,春夏秋冬四季不同。茶室內不准高聲喧嘩,不談世俗偏見。舉行茶道時,賓主入席圍坐,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一定的程式燒茶。先用小匙將“抹茶”放在碗內,用開水衝沏後,依次遞給賓客品嘗。沏茶、遞接、添水、品嘗,都有一定的規矩。飲茶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一碗茶由全體參加者輪流品飲,每人一口;還有一種是客人各飲一碗。茶道儀式通常在一小間裡進行,稱之為“茶室”。茶室中央方有小碳爐、茶鍋和茶具。飲茶時還常備有甜點心之類,供客人調劑口味。
4.泡綠茶的茶具
衝泡綠茶,比較講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普通人家使用的大瓷杯和茶壺,只適於衝泡中低檔綠茶。
玻璃杯比較適合於衝泡名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君山銀針等細嫩綠茶,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遊動、變幻。特別是一些銀針類,衝泡後芽尖衝向水面,懸空直立,然後徐徐下沉,如春筍出土似金槍林立。上好的君山銀針,可三起三落,極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藝館,多使用玻璃杯衝泡綠茶。
古人使用的是蓋碗。相比於玻璃杯,蓋碗保溫性好一些。一般來說,衝泡條索比較緊結的綠茶,如珠茶眉茶,我個人比較喜歡蓋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襯托出茶湯的嫩綠明亮,且蓋碗比較雅緻,手感觸覺是玻璃杯無法可比的。此外,由於好的綠茶不是用沸水衝泡,茶葉多浮在水面,飲茶時易吃進茶葉,如用蓋碗,則可用蓋子將茶葉拂至一邊。
總的來說,無論玻璃杯或是蓋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