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肯尼亞最後的北非白犀牛:全世界僅7頭存活
以下均為攝影師阿米·維塔勒Ami Vitale作品

五年前,攝影師阿米·維塔勒(Ami Vitale)得知捷克共和國一家動物園有意將4頭北非白犀牛(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空運回非洲繁衍。這聽起來像是迪斯尼電影中的故事情節,但他認為這只不過是一次絕望的嘗試,對於拯救整個物種而言只是最後的掙扎。目前世界上僅有7頭活著的北非白犀牛。
▼2009年12月,肯尼亞的勒瓦野生動物保護區將4頭北非白犀牛從捷克布拉格的DvurKralove動物園空運到肯尼亞的奧爾佩傑塔保護區。目前,世界上只有7頭活著的北非白犀牛。 
▼卡馬拉是勒瓦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一名管理人員,負責照料保護區裡的三頭黑犀牛孤兒。圖中左邊是最小的一頭,在很小的時候,它的母親便在奧爾佩傑塔保護區慘遭偷獵者毒手。之後它被轉移到勒瓦保護區,由人工餵養長大。 
▼安全部隊乘直升飛機抵達肯尼亞的勒瓦野生動物保護區。偷獵活動的重新活躍已經威脅到了非洲許多極度瀕危的物種,勒瓦保護區也亟需加強警戒。“這是一場戰爭,”Kariuki警長說,“信息就意味著一切。” 
▼Randisa Kisio是“北方牧場信託”(NorthernRangelands Trust)組織的一位僱員,他說:“我們很感激來這裡的遊客,他們的消費為保護野生動物的巡查員支付了薪水。如果不是他們和那些開旅館的人,一切可能還會和從前一樣。” 
▼Julius Lokiny曾經是一名偷獵者,如今他致力於保護肯尼亞北部的大象。絕大多數偷獵者都十分貧窮,常常被犀牛角和象牙在黑市上的高價吸引。從事動物保護事業為他們提供了另一條出路。 
▼在肯尼亞北部West Gate保護區內取水的婦女。她們說:“在這口井出現之前,我們每天需要步行好幾個小時去取水。有時候路上也不安全……這口井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保障。”這一地區曾經是嚴重的種族衝突發生地,現在,政府利用旅遊業鼓勵並說服當地居民:只有進行動物保護才有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