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韜晦:讀國學,做個有自己文化內涵的中國人
R2 \9 I! a; F9 }tvb now,tvbnow,bttvb《法燈》369期8 ]! M- G/ L1 Z+ U( ~6 c
! |. v* ]! S3 | C- r( W$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3 h. Q$ Y7 Q0 s
人生有太多的奧秘,人生有太多的不可解。www3.tvboxnow.com1 z4 @) }/ ]& T! P/ B# v
www3.tvboxnow.com. R+ g* ~5 Z2 G9 Q
甚麼是「國學」?
7 r: w$ G) a4 |1 q" {; E$ L公仔箱論壇我以為是立國之學。無學,國何以立?如人立於世,無 學、無品、無業、無德,如何在人世中生存?人活著總不能只靠一個軀體;軀體以外,還要甚麼?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則「學」與「立」,必有關連。「學」甚麼?孔子的答案是學禮樂、學詩書。所謂「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孔子如此教他的兒子,則亦必如此教各方來學。 詩、書、禮、樂,都是文化修養,加上《易》、《春秋》,即成六經。「經」為常道,即自具永恆之性,任何時候都存在於天地間的真理,不受環境形響,超越於歷史而又運行於歷史之中,於是成為陶冶人成長的資源。中國立國三千年,可以說,即以經為中心,合史、子、集而成四部。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資訊的構成。
+ Q) g u4 H& g2 Y" |8 E) S: twww3.tvboxnow.com: v* h1 ~6 S* N6 c+ `
五四時代,留洋學者以為這些都是「國故」;依胡適,應予以重新分類,並再重估其價值。如何分類?便要文學歸文學、史學歸史學、哲學歸哲學、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一句話,依西方的學術分科重新配置。胡適以為這樣纔能現代化,把「國學」肢解到國際承認的框架下纔能確定其價值,真是可憐!難怪十年前,還有些 研究哲學的人討論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似乎離開了別人給我們的定義,我們便喪失了參與談論的資格了,亦即沒有話語權了。中國人,為甚麼自虐到這個種度?
. h1 g$ X# `- s% F* }0 q# _9 q. w- L& V, m2 D1 b/ i+ t! O
由此可見重建國學的重要。儘管「國學」之名,現代學術分科中無,西方人亦未有類似之名以稱其國家之學者,如英國人無英國學、美國人無美國學、法國人無法國學,只有東方之日本人有東洋學、印度人有印度學。但日本人之東洋學其實還是以中國之儒學為中心,到麥克阿瑟當太上皇時(1945年)纔予以廢除,改立和平憲法,儒學纔真正式微。而印度人之印度學(Indology),亦如漢學(Sinology)一樣,均起自西方,不出自本國,是西方人研究東方民族、語 言、文獻、風俗之學科,這和我們自覺地維護自身文化傳統的基本態度不同。這種對自身文化傳統的基本態度,我認為它首先是一種感情。它來自歷史,來自民族自身成長的病苦經驗,不斷累積,深入血髓,形成一種集體意識、民族靈魂,所以決不能像西方人那樣將之客觀化為一種知識。知識不能立國,唯有超越現實、直透歷 史本原的一種形而上的感情纔能立國。這就是「國學」的根基,非淺見者所知,更非汲汲於現實功利者所能明白。中國不亡,並非因為有技術、有武器、有軍事力量、有經濟力量,而是因為我們有成長的經驗,有深厚的文化,知道非如此不能提升國民的素養與品質,非如此不能在歷史的暴風雨中通過。把它提煉出來,教化下 一代,這就是「國學」的精粹,非常寶貴,非常難得,只有徹底了悟人生,纔能經得起考驗。
1 ]/ l- G' e8 ^9 F* M% ^www3.tvboxnow.com- x0 R5 Q( ]: l! u9 g9 B
「殷憂啟聖、多難奧邦」,比較起來,東方人在這方 面的體會比較深,所以耐力、靭力、抗逆力亦比較強。我們不怕挑戰、不怕吃苦、不怕現實條件欠缺,不怕等待,先存養而後察識,只要一個機會,天迴地轉,我們就可以重生。這絕不是因為近百年來受到西方壓迫,我們受到傷害纔引起反彈,而是我們屢經憂患,文化的洞見早已成熟。俗世上的價值我們早已看透,所以「富貴 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名、利、權勢,雖能動一時之聽,但終歸虛無。人生,究竟有甚麼可以留下?
( Q( L8 w6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K7 s& Z& x0 S0 V
這種對生命更高價值的尋求,在中國很早就已經出現。孔子求道、孟子求道、老莊求道、諸子百家求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就是一種超越於一切現實價值的追求。這也就是從反面證明了:即使獲得一切世俗價值的滿足,富貴壽考,仍不能安心。
T+ |5 O) \5 F3 f公仔箱論壇( P. g# Y: `2 E
這就是「國學」,成就人生更高境界之學。在這一意義上,它超越國界,成為一切人均應學習的學問。但由於這種學問孕育於中國的文化土壤,所以中國人傳承之、延續之、發揚之、光大之,責無旁貸。www3.tvboxnow.com% S, L- |: p2 b2 W3 C% V7 R0 G
# [# w+ u8 |0 }; B公仔箱論壇正因為在人類歷史上,中國人首先成就這種學問,於是很早形成傳統。唐君毅先生說:中國文化的來源為一元,西方文化則為多元;中國文化後來對外來文化雖有所吸收,但大本大原不變,此即不同於西方文化的多元並生,恆互相衝突(《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首章)。由此可知,中國文化之所以能不斷的返本開新,重師承、重 統緒、重融合、重一貫,以支持其民族不斷前進。《易經‧繫辭》所謂:「同歸而殊途,一理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思想高遠,目標遠大,氣度恢弘,立場明 確。人生,還有甚麼放不開?還有甚麼困惑?tvb now,tvbnow,bttvb. ~1 F4 N8 X% @! ?0 s* a
* V& b3 m' [: I% M$ j! j+ |公仔箱論壇我認為:這就是中國「國學」的精神,它不只適合中國人,還適合世界。你願意投入其中嗎?成長你自己,做個有自己文化內涵和有承擔力的中國人。
5 Z& [/ Z% T; a, j4 Y
! B% f$ Y# M' |8 m1 r" A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